第十七章 百裏門異動(上)(1 / 2)

這時,從正院東邊穿堂處走過來一位花白老人,他背著一個灰布包袱。

郝夫人低聲與牧山說道:“我家老爺子還不知道自己兒子的死訊,老人家年邁,恐怕受不住打擊,還望恩公不要說漏了嘴。”

牧山會意的點了點頭。

郝夫人走過去扶著老人,引到牧山麵前,說道:“公公,這兩位就是昨晚救下咱們的恩人。”

那老人滿鬢銀絲,臉上滿布皺紋,步履卻很堅實。他走到近前,雙手覆住牧山的手掌,感激的說道:“若不是兩位恩公出手相救,昨夜我們兩家就大禍了,如此恩德,小老兒實在難以報還。”

“郝老爺子不用如此,我等也是受人所托,自應盡力為之。”常發說道。

“就是,老爺子不必如此客氣,我們也當不起這‘恩公’二字。”隨後牧山給眾人介紹,“這是我叔叔,姓常,本人姓牧,大家不要再稱呼我們‘恩公’了,一會出城的時候別讓人起了疑心。”

常發說道:“此時城門初開,剛好可以出城,各位既然已經收拾妥當,咱們這就走吧。”

眾人齊聲應是,將包袱行囊放進準備好的馬車裏。

牧山一行七人,乘駕馬車一路行至北城門,因為牧山持有百裏門令牌,所以七人順利出了城門,守衛兵丁未敢多加阻攔。

到得城外,行至無人之處,牧山一把拉住韁繩,使馬車停住。

牧山將馬鞭交到張夫人手中,說道:“就到這裏吧,應該沒有人追來,我與常叔還有要事就不陪著了,各位就此別過!”

張夫人接過馬鞭,本想再問問殺害自己夫君的凶手是誰,可又轉念一想,郝老爺子就在馬車上,如果讓他聽到恐怕又要出亂子,而就算自己問了眼前這人,他也未必肯說,隻好作罷。她拉出兩個小孩兒,跟牧山與常發二人拜別。

牧山看著兩個小家夥乖巧的樣子,忽然心中一動,從懷中掏出一本藍色書籍,遞到張夫人手裏,說道:“張夫人,這是本門心法飛鶴功秘訣的抄本,是君級的功法,對我而言已沒什麼用了,你們收好,等孩子大一點了再教他們修煉。”

張夫人驚道:“這……這太貴重了,這怎麼使得!?”

牧山不以為意,捏著景兒的小手,問道:“景兒今年幾歲了?”

“叔叔,景兒今年五歲啦。”小景兒想了想,又說,“婉兒姐姐今年六歲。”

“景兒乖,將來練好武功,要保護姐姐,知不知道?”

小景兒雖然隻是五歲,卻非常聰明,奶聲說道:“牧叔叔,景兒知道了!將來景兒要保護好婉兒姐姐,還要保護好娘親和伯母!”

牧山揉了揉景兒的小腦袋,對眾人一拱手,說道:“各位保重,就此別過!”

“叔叔再見!”

“再見……”

牧山常發二人與眾人道別之後返回城中。

送走了張君義等人家眷,牧山二人決定前往徐尊使所居別院查探。

這座別院在清河縣城城北位置,原是城主府的別院,離城主府也不是很遠,附近都是些大宅大院,卻唯獨這座城主府的別院規模最大。

院子坐北朝南,院牆高深,自帶幾分氣勢,屋脊整齊排列著的五隻蹲獸,無不彰顯此院主人顯赫身份。院中假山雄偉,流水環繞,明廊通透,花香鳥語,曲廊深幽,清靜怡人,本來是城主閑時放鬆隱居之所。兩年之前徐尊使指名索要此院,百裏門門主商震泰親自開口,城主府不敢拂了百裏門麵子,當即下令讓別院人員搬出,隻留下奴仆雜役,隨後將此別院送給了徐尊使。這城主府都不敢違背他們的意願,百裏門之實力、徐尊使之地位,可見一斑。

牧山二人來到別院附近,站在街角遠遠望去,隻見朱漆大門之前階下兩側,各擺了一隻鎮邪石獅子,門外站著兩個仆役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