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製造業真正牛比的地方在於,真的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
所以這個世界的進展與進步,永遠離不開加工製造業。
實際上,加工製造前麵還應該加上“自主研發”四個字,而不是別人有什麼,就花錢買過來自己用。
而在國家最應該搞自主研發的時候卻像個爆發戶一樣地四處去買,要麼就仿製,傳說中的看一眼就懷孕,多年不創新,以現階段的技術忽悠著未來的自己,這本來就很可笑。
在那個階段出現的問題是,民營資本不夠強大,信心不足以讓自己得到大量的資本支持;國資集團有錢有背景,但是不幹正事,鐵打的企業流水的主官,要麼隻顧著自己掙錢,要麼就為保平安,年年吃著巨額的補貼占著壟斷的資源報著虧損。
呂文君的這些感慨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所在的星宇就是這樣的情況。
一個自主研發團隊,他掛職主任級工程師,來到辦室之後才發現頭上一個掛職副科級工程師,另一個掛職科級工程師,與他平級的三個主任級,還有一個副主任級。
一個團隊七個人,有五個人都是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的生活。剩下其中一個添茶倒水四處跑腿,還有一個畫圖,就是他呂文君。
像他這樣的科室在整個集團就有二十個,一年的研發經費是十四個億!
還有更恐怖的,每年花出去購買專利的費用是三十億左右,還有十二個億的推廣費用。
呂文君記得去產的財報是虧損三十個億!不要誤會,那賺的二十多個億,把零頭抹了,剩下的是財政補貼。
更搞笑的時,公布年報虧損之後,星宇汽車當日漲幅百分之四。
還有更好的消息是,銀行在七個工作日裏批下了一筆數額為四十億的貸款,很不好意思的是,星宇已經累積負債超過二百六十個億。
然後所有管理層,將負債二百六十個億當成是,產能不足所造成的。
這邏輯強大到讓人無力吐槽。
而在呂文君看來,這問題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簡單來講,就是利潤太博而導致的惡性循環。
因為技術專利不是自己的,所以提高了成本,不敢賣得太貴,因為技術粗糙,一方麵要把大量利潤分給銀行,另一方麵還得養著那麼多的員工(員工說,我們不背鍋!)最要命的是,還有那麼多貪心的人怎麼都喂不飽。
這條線基本上可以定意為:買(抽成)、裝(抽成)、賣(抽成)、還貸(抽成)、虧損(抽成)、補貼(抽成)、貸款(抽成),再回到買周而複始,永無休止。
這當中,其實有一條線頭,隻要牽住這條線頭,也許就不再是死循環,這條線頭的名稱叫作“自主研發設計”。
自主研發設計並沒有在許多人的眼中消失,因為他們還得用這個口號來圈錢,而在他們看來,這也隻能用來圈錢。因為要自主研發,所投入的錢太多,見效太慢,也許一年十年甚至幾十年都出不了成果。
功利主義之下,分成兩派,一派覺得繼續走老路,人傻錢多,買買買。第二派覺得,現在投入,還不晚,搞自主研發,趁著時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