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兄弟”在蕭山盛發呆的時候,向華武的聲音傳了過來,他趕緊把毛線一拉,從溶洞中拉斷了,免得被向華武發現看出什麼。
“什麼事?”蕭山盛裝作喝水,喝了兩捧回身問道。
“沒有煙了,這裏附近哪裏有煙賣的嗎?”向華武問道。
蕭山盛聳了聳肩:“得回村裏才有小賣部,或者叫秦哥帶幾條回來。”
“我覺得你這裏應該搞個小賣部或是酒吧什麼的,不然以後客人多了想買點東西還得往外跑。”
蕭山盛一怔,覺得這提議不錯,確實是要弄個小賣部,因為這不是第一個客人問他有沒有煙賣了,最近都有人這樣問,看來小賣部已經勢在必行。
“等新樓建好再弄個小賣部吧,老屋沒那麼多地方。”蕭山盛道。
回到老屋,蕭山盛才發現老爸老媽沒來,大姐夫他們也沒來,一問之下才知道今天是趕集的日子。
趕集是十裏八村聚集到一個地方買賣東西的日子,蕭山盛所在的鎮子是逢農曆一四七的日子便是圩日,也就是趕集的日子。
“蕭哥,我們也去趕集吧,來這麼久還沒去過呢。”淩楚楚一臉期待地問,宋可兒也看著他,很想他帶她去玩。
對於當地人來說,圩日那是必去的,不管農活有多忙,都會抽半上午去走一糟,一是買點新鮮肉菜。
二是會會親朋,畢竟這圩日這天,周圍村子的親戚朋友也都會出現,大家一起逛逛,或是坐在小攤子上喝兩碗娘酒,聊聊最近的情況,這生活才有滋有味。
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每次圩日都是必去的,對於他們來說,能多見一次老朋友或老親戚就可能是賺到了,下次可能就沒機會見了,所以見多一次是一次。
蕭山盛小時候也經常跟父母去趕集,那時還在老屋這裏住,才五六歲左右,又還沒有自行車,更不要說汽車了,得走路去鎮上。
走路到鎮上得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可他還樂此不彼,因為趕集能吃好吃的東西。
“要去趕集的報名。”蕭山盛見大家對趕集很有興趣,當然不能違背群眾的意見,很是從善如流地讓他們準備出發。
淩楚楚,宋可兒,謝玉香,梨花,秀香嫂母女都想去,向華武夫婦自然也要去,隻留下三個老人家。
蕭山盛向梨花看去:“表妹,要不你留下來照顧一下三位爺爺奶奶?”
梨花有些不情願,可是她也不好違背蕭山盛的意見。
“不過你得給我買油糍,還有糍粑,還要肉丸,買多點,要夠吃幾天的。”梨花趁機叫蕭山盛買幾樣讓她經常流口水的小吃。
“沒問題,我給你全買下來,這樣可以了吧。”蕭山盛笑道,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淩楚楚忍不住問:“蕭哥,糍粑我吃過,可是油糍是什麼,聽起來好好吃的樣子。”
“油糍是用米粉做的一種油炸團子,上麵沾滿芝麻,又香又甜,而且非常酥脆,是本地最有名的小吃,一般人還做不了,隻有一些經驗老到的阿婆大嬸才會,所以非常搶手,去遲了可能都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