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沙貝殼(1 / 2)

其實這裏的村民對大自然不是心懷敬畏之心,而是懷的感恩之心。

敬畏之心能讓人害怕一時,可是感恩之心,可以讓人堅持一輩子,甚至一代傳給一代。

這小鄉村的村民,勤勞而純樸,沒雨就去找公王爺求雨,有什麼病或災什麼的,也找公王爺解決,公王爺早已經不是那廟裏的泥像,而是大家心裏的神,代表的是一座山,或者是整個村子,甚至是這裏的山山水水。

對於公王爺保佑下的村子,年年風調雨順,村民們心懷感激,而且一代一代都保持著對公五爺的感恩,不敢對大自然過度索取。

如果在山上過度砍伐,會讓公王爺不高興,會降下災難,山洪瀑發

這些當然都能用科學道理來解釋,比如過度砍伐,會讓山林防水防泥石的能力降低,就會山洪爆發,甚至泥石流。

可是村民眼裏則是公王爺發怒了,村民做錯事了,必須得改正,這屬於敬畏之心。

不過敬畏之時,對公王爺賜於的美好生活,自然就是感恩了。

公王爺降雨讓大家的田地豐收,讓大家能吃飽。

山上的樹木適度砍伐,可以燒火做飯,甚至是建房子。

還可以在山上打到野獸,讓大家有肉吃

種種好處,自然讓村民更加感恩,而不會像別的地方一樣,破壞山林,還會讓公王爺不高興,這種感恩的心,才讓這個村子一直保持住了這良好的生態環境。

村民愛護環境,大自然也會回饋大家一個美好的環境,這是科學的解釋。

而迷信的解釋就是,你聽公王爺的話,公王爺就給你好生活。

村民們的思想,就是這麼單純,單純得甚至有些簡單粗暴,卻是自有自己的道理。

“盲目的迷信是不對的,不過這村裏的村民,隻能算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而已,對一些無法解釋的天地變化,如雷電風雨之類的,因為無法得到科學解釋,便賦予了大自然一個神的身份,認為天地的一切是受法力無邊的神控製的,所以人民崇拜神,敬畏神”周教授心裏道,卻沒有說出來。

來到石河邊,周教授看到下過雨後,隻是稍顯渾濁的河水,一臉的驚喜。

下過雨後,河水自然暴漲,這是正常的事情。

而原本清澈的河水變渾濁,自然也是正常的。

可是如果看到河水在暴雨過後,變成全是黃泥水,那表明這裏的環境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了。

如果隻是像泥土一般的渾濁之色,表明這裏的環境保護得完好,這些渾濁隻是山上衝下來的腐爛樹葉或是表麵上的一點黑泥形成的。

如果被破壞了的山林,由於泥土沒有樹木的保護,山上的泥土一開始隻是表麵的黑土會被衝刷下來,可是日積月累之下,沒有樹根保護的泥土就會被衝刷成一條一條泥溝,露出腐殖泥下麵的黃泥來,使得河水開始變成黃色。

河水越是顯示出大量的黃泥之色,表明這地區的環境破壞越大。

黃河的水為什麼那麼黃?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帶走了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形成的。

可是黃土高原的泥沙為什麼會大量帶走呢?

也有人會理直氣壯地回答:這自然是因為黃土高原沒有植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