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節話(1 / 2)

蕭山盛笑道:“當然有,不過這分為過節和過社,這社就跟魯迅先生說的社戲的社差不多,就是親戚朋友聚集起來吃喝的日子。”

“為什麼要分為過節和過社呢?”秦遲侯不解地問。

蕭山盛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這其實很簡單,因為節日就那麼幾個,比如清明,端午,七月半,八月半,重陽,冬至這些,但是親戚太多,有時幾個親戚會過同一個節日,你一個人去不了幾家,便分不開身。”

“於是有些地方便另選日子,稱作過社,一般從七月開始,有七月七,既是乞巧節,但不是城裏人說的情人節,還有七月十三,七月十四,七月十五,這跟七月半是一樣的,隻是有些地方因為太集中,親戚分不開去哪家親戚,便分散開幾日。”

蕭山盛數著手指道:“然後還有七月十七,七月十八,我村裏是過八月初二,再到八月十五,重陽,也有國慶這天過社的,以前我家從七月初七開始,基本上隔幾天就要去一個親戚那裏過節,後來實在太累,比較遠的親戚便慢慢疏遠,主要就姑舅表親之間走動。”

“而且以前道路不方便,要走路或騎自行車,兩個月,十幾個親戚要走動,確實是有點忙不過來,現在倒是有摩托車和汽車了。”蕭山盛感歎道,以前小時候,他去舅舅家,沒少走山路在,而且得走一兩個小時,可見道路不通,交通不便有多艱辛。

不過小時候即使走路去舅舅家,那都是高興的,因為去舅舅家就意味著有好吃的了,不是過年就是過節,小孩子不就是盼著這些日子到來,好能夠大吃大喝嗎?

當然,城裏人不同,他們是以前蕭山盛眼中天天過年的幸福人兒,天天大魚大肉,有好吃的,好玩的,他們農村就隻能盼著過年過節了。

現在農村也富裕了,可以像以前城裏人一樣,天天大魚大肉,大吃大喝了,也可以去城裏玩了。

可城裏人卻開始吃野菜,往農村跑了。

“這麼多節日啊,你們可真幸福。”秦遲侯一臉羨慕地道,已經把剛才被梨花打擊的事拋到了腦後,反正他又不是找不到女人。

真是食肉不知米貴,蕭山盛對此無語,要知道那麼多節日子,也就是意味著要人情來往,要送禮物的,在以前的農村,這算是一項負擔,畢竟大家都不富裕的。

年關年關,以前過年就跟過關卡一樣,那可不是好過的。

不過沒有體會過農村的苦,是無法理解蕭山盛這輩人的感受的,他們從改革開放成長到現在,經曆了小時的窮困,到現在經濟越來越發達,農村算是有些錢了,可是再怎麼發展,也無法跟城裏比,永遠隻能仰視城市,隻有個別地方農村要比城裏好,比如華西村。

蕭山盛現在有能力帶領村民致富,他也想把農村打造成讓城裏人羨慕和向往的地方,並為之努力著。

柳三賤笑道:“再過半個月,就過八月初二了,到時你表哥他們也會來你家吧,加上你爸的姐妹,還有你的姐妹,又有得熱鬧了。”

宋可兒卻有些忐忑,有種醜媳婦怕見公婆的感覺,不知到時如何麵對那麼多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