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很快就過去了,到了周一。在省政府省長的辦公室內,鏡州市市長金伯榮,已經把自己的請求,向正在主持省委工作的省長張強提出來了。張強聽完之後,看了看金伯榮說:“伯榮,這個事情,你已經想清楚了?”
金伯榮說:“張省長,我已經完全想清楚了。省委省政府那麼重視,將我派到了鏡州市,可我工作沒做好,本想引進一個大項目,為鏡州的發展做些應有的貢獻。可是我工作沒有做好,這個項目如今麵臨成為爛尾項目的危險。這幾天,我心裏一直在自責,我想我應該承擔應有的責任。
“我捫心自問,我並不是沒有責任意識,我是感覺自己的能力,對照市長這個崗位,還是存在不少的差距。所以,我決定讓賢。”金伯榮說得很是誠懇。
對於金伯榮的能力,張強當然是了解的。讓金伯榮去鏡州市,本來就是張省長與當時聶川書記的一種交換,無非是給金伯榮解決一個職級和經驗的問題。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再讓金伯榮長期待下去,對於鏡州的發展也不是好事。
對於金伯榮在鏡州市招商引資方麵出的問題,放在全省也不是大問題,畢竟土地還在,這個項目如果實在不行了,就土地回收進來,重新招商。據金伯榮介紹,那個項目用土地向銀行貸款大概是一個億左右,也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數字,這也是銀行和企業的事情。
張省長也猜想,金伯榮這麼想早點離開鏡州市,會不會在經濟上有問題?比如貪汙受賄之類的?但是按照常理,如果真是在經濟上有什麼問題,一個幹部是最不想離開原來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馬桶理論”。
一個幹部一旦離開原來的位置,就如從馬桶上站起來,臭氣就全出來了。所以很多有問題的幹部,都不想離開原來的位置,隻想把那些臭氣,給牢牢的捂住。
如果金伯榮在經濟上真又問題,等到有舉報了再決定要不要查,也不是問題。為此,張省長倒是不急,他要考慮的,卻是由誰來接替金伯榮的位置。於是問道:“你說要讓賢,你認為,誰比你更合適你現在的位置?”
金伯榮毫不猶豫地說:“胡小英。”張省長聽到“胡小英”這個名字,就微微點了下頭。
前不久,張省長就在新聞上看到胡小英和梁健在處理蓄電池項目上訪的問題。當時腦袋裏就閃出一個念頭,這個女幹部是當市長的料。而且,他一直關注幹部隊伍建設,為省四套班子以後的配備來考慮,也已經非常需要,將一個女幹部培養成後備力量。
張省長對金伯榮說:“你的要求我聽了,你的書麵報告,我也已經代表省委收下了。你先回去,等待省委的研究結果吧。如今,省委書記還沒有到位,我隻不過是暫時主持省委的工作,人事這塊,隻能醞釀,不能動。”
金伯榮說:“這個我明白,我們下麵都盼著張省長,早點當書記啊!”
張省長說:“這個事情,是中央決定的事情,我們不能亂說。”金伯榮說:“我明白了。我隻是在張省長麵前說說,其他我都不會說。”
這天下午,又有個人求見張省長。這個人是鏡州市委書記譚震林。張省長倒是奇怪,這鏡州市的班子,最近真的是不正常。一天之內,書記和市長都來見他,而且是兩個人分開了來。
張省長對班子內部不和的情況很是反感,不過他還是接見了譚震林,想要看看他到底要說些什麼。譚震林進了張省長辦公室後,先是畢恭畢敬地彙報了這段時間的工作。張省長知道,這不是譚震林要說的重點。
張省長問道:“震林同誌,你還有其他事項要彙報嗎?”譚震林說:“張省長,最近我們鏡州市引入了一個蓄電池項目,前段時間這個項目在環保方麵出了問題,引起了群眾的反映。我們深刻吸取了教訓,反思了原因,這主要是跟項目引進上決策失誤有關係。”
張省長嚴肅地看著譚震林說:“你是說,你們市委和市政府在這個項目上把關不嚴,照成決策失誤?”譚震林馬上解釋道:“這個項目,是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並不是市委常委會通過的。”
張強省長嚴肅地看著譚震林道:“譚書記,你是這麼多年的市委書記,‘責任’兩個字,你應該是懂得。市委是領導市政府開展工作的,市裏一個工作的失誤,政府有責任的,你市委能不能完全沒有責任呢?如果你沒有責任,那隻能說明,你沒有領導。除非是市政府不讓你領導。但是,在這個事情上,我聽說,市政府事先,想要提交給市委常委會討論,但是市委沒有同意,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就行,有這個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