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完飯,餘喬第一次主動把碗筷收到廚房,並開始洗碗時,趙雲開徹底發現不對勁了,這還是那個“飯來張口,飯後享受”的女王陛下嗎?
他走到廚房,來到她的身後,擁住她,輕聲問:“今天不開心嗎?”
餘喬完全沒有料到他會突然抱住她,身體微微一僵,心頭忽然彌漫起一種對他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
她本來還想強撐到把碗洗完,再和他好好理論,可眼下,連洗碗的動力都沒了,憑什麼我生氣還要我洗碗呢?這不是自己找虐嗎?她把手上的碗筷一放,說:“你來洗碗吧,洗完碗到書房找我。”
“咦,怎麼不是去臥室找你?”
“要開家庭會議。”
“這麼正式呢!我就說今天有點不同尋常。那我要在家庭會議上特別感謝老婆大人今天提升了我的家庭地位。”
“別指望提升你的地位。”餘喬沒好氣地說。就憑你隱瞞我這一條罪狀,罰你晚上睡沙發都不為過。
“你主動準備飯菜、主動洗碗,已經提升我的地位啦。”趙雲開邊洗碗邊說,“如果你現在能親我一下,我會覺得我是國王。”
“……”餘喬簡直哭笑不得,待會兒能忍住不打你就不錯了。
為了平複自己的心緒,不至於在家庭會議中太過激動,餘喬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念了起來。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世人皆有煩惱,煩惱皆因心生,如何降伏心魔是世人的普遍難題。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據說禪宗五祖為六祖惠能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頓悟,後來留下了佛教經典之一的《六祖壇經》。
餘喬念著這本汪敏送她的《金剛經》,似懂非懂。她太年輕,閱曆尚淺,很多深意領悟不了。
不過,每當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念一念《心經》《金剛經》,念完後心情會平靜許多。與佛結緣是受到汪敏的影響,有一次閑聊,她問汪敏:“您的兒子都上大學了,您看起來還這麼年輕,請問有什麼保養方法嗎?”
汪敏送給她幾本經書,對她說:“養顏不如養心,心情好了氣色自然好。比起護膚品隻保養臉,把心保養好了才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氣質。”
餘喬聽著有些汗顏,因為她平常對護膚品的關注很多,卻從來沒關注過經書。
汪敏告訴她:“讀經書不僅可以讓心靜下來,還可以長智慧。我們上學時讀的書多是長知識,而經書教人長的是智慧。在漫長的人生中,智慧比知識重要多了。”
從那以後,餘喬對佛學興趣漸濃,決定皈依佛門,當然因為塵緣未了,隻是在家修行的居士。
“怎麼念起經來了?”不知何時,趙雲開來到她的身旁。
“心中有怨氣,念經來化解。”
等吃完飯,餘喬第一次主動把碗筷收到廚房,並開始洗碗時,趙雲開徹底發現不對勁了,這還是那個“飯來張口,飯後享受”的女王陛下嗎?
他走到廚房,來到她的身後,擁住她,輕聲問:“今天不開心嗎?”
餘喬完全沒有料到他會突然抱住她,身體微微一僵,心頭忽然彌漫起一種對他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
她本來還想強撐到把碗洗完,再和他好好理論,可眼下,連洗碗的動力都沒了,憑什麼我生氣還要我洗碗呢?這不是自己找虐嗎?她把手上的碗筷一放,說:“你來洗碗吧,洗完碗到書房找我。”
“咦,怎麼不是去臥室找你?”
“要開家庭會議。”
“這麼正式呢!我就說今天有點不同尋常。那我要在家庭會議上特別感謝老婆大人今天提升了我的家庭地位。”
“別指望提升你的地位。”餘喬沒好氣地說。就憑你隱瞞我這一條罪狀,罰你晚上睡沙發都不為過。
“你主動準備飯菜、主動洗碗,已經提升我的地位啦。”趙雲開邊洗碗邊說,“如果你現在能親我一下,我會覺得我是國王。”
“……”餘喬簡直哭笑不得,待會兒能忍住不打你就不錯了。
為了平複自己的心緒,不至於在家庭會議中太過激動,餘喬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念了起來。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世人皆有煩惱,煩惱皆因心生,如何降伏心魔是世人的普遍難題。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據說禪宗五祖為六祖惠能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頓悟,後來留下了佛教經典之一的《六祖壇經》。
餘喬念著這本汪敏送她的《金剛經》,似懂非懂。她太年輕,閱曆尚淺,很多深意領悟不了。
不過,每當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念一念《心經》《金剛經》,念完後心情會平靜許多。與佛結緣是受到汪敏的影響,有一次閑聊,她問汪敏:“您的兒子都上大學了,您看起來還這麼年輕,請問有什麼保養方法嗎?”
汪敏送給她幾本經書,對她說:“養顏不如養心,心情好了氣色自然好。比起護膚品隻保養臉,把心保養好了才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氣質。”
餘喬聽著有些汗顏,因為她平常對護膚品的關注很多,卻從來沒關注過經書。
汪敏告訴她:“讀經書不僅可以讓心靜下來,還可以長智慧。我們上學時讀的書多是長知識,而經書教人長的是智慧。在漫長的人生中,智慧比知識重要多了。”
從那以後,餘喬對佛學興趣漸濃,決定皈依佛門,當然因為塵緣未了,隻是在家修行的居士。
“怎麼念起經來了?”不知何時,趙雲開來到她的身旁。
“心中有怨氣,念經來化解。”
“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說給我聽聽。”他拉了把椅子,在她的麵前坐下。
俗話說得好,解鈴還須係鈴人,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對他說出來應該比念經書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