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圖南暗暗嘀咕:“如今基本可以確定,這要麼是古中國的世界,要麼是類似於古中國的世界,畢竟招搖山、麗水、祝餘草、狌狌,可是與《山海經·五藏山經》的開篇,完全符合……既然到此,如果有緣修仙,倒也不枉此生了。”
《山海經·五藏山經》記載,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
也就是說,在南山這塊區域,第一山脈是鵲山,鵲山山脈的首峰,是招搖山。
圖南暫且未知的是,這是幾千年前的古老時代?還是從《山海經》傳承下來的隱世仙門呢?
易師兄和李師妹在前引路,從藥園出來,便是一道道青石台階,直達鵲山山脈的主峰招搖,青石台階青苔密布,一片落葉也無,有雜役的掃地。
沈圖南邊走邊向上看,但見青石台階宛若天梯,漸遠便漸小,直到不能見,就如一個“人”字形,兩邊山林古木蒼天,斜陽之光從樹葉縫隙裏露出來,他那學者騷氣一發,不禁記起《西廂記》的兩句:“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台白露冷冷……”
李師妹回頭斜瞥。
沈圖南見柳棧雪對著台階邊的狌狌好奇不已,大有想伸手摸摸狌狌那對白耳的衝動,兀自好笑,柳棧雪睫毛微眨,對他扮了個鬼臉。
“敢問仙師,如今是何年月了?我們自域外被傳送而來,不知此間物事。”沈圖南大膽地問道,他察言觀色,這個“李師妹”貌似不難說話。
李師妹微微偏頭,雀斑於斜陽下更為顯眼,不鹹不淡地道:“我等修道之人,超脫紅塵俗世,不出山久矣,哪知當今天下是誰坐的皇帝?不過,距離藥王孫思邈前輩撰寫《太清煉氣五時七候訣》,已有千餘年了!”
也許是由於揣度出沈圖南有很大可能具備道體的緣故,也許是修仙界也看臉,沈圖南陽光帥氣,又或者兩者兼備,“李師妹”才肯解釋這麼幾句。
問了這個問題,沈圖南就不再問了,識趣地跟在後麵,心裏默默推算:“距離藥王孫思邈有千餘年了?這麼說,如今大概是十六世紀、十七世紀的時期了?這不是大明麼?”
沈圖南又想起關於《山海經》的事,這部古老的典籍,其中三分之二的山川,現代也無法考證出來,眼下看來,估摸著就是被修仙者使用幻陣掩蓋了!很可能是這麼回事!
而《山海經》時代久遠,遠溯先秦,再晚記載也是漢朝,那麼,這些隱世仙門,便是上古傳下來的了。
如此問答思忖,不覺到了山頂,那易師兄掐訣、念咒,沈圖南陡見眼前荒山一變,呈現出一座座鱗次櫛比的宮殿出來,寶氣莊嚴,輝煌巍峨,他心下暗暗讚歎,比之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倒多了幾分仙氣。
於山門回望遠方,但見西麵一片海,謂之西海,西海之上,一道虹橋淩空而駕,七彩輝煌,海邊便是他腳下陡峭險峻的招搖山崖,古木斑駁,垂向於海麵,意境悠遠。一條麗水從西北衝向東南,再眺望招搖山之東麵,雲海蒼茫,仙鶴飛鳴。
在山下之時,誰又能想到頂峰另有世界?芥子中藏須彌呢?
沈圖南、柳棧雪俱被這景象迷住了,被易師兄催促,才走進了牌坊式的山門,來到門內大殿,李師妹早用了傳音符傳訊,不多時,四人隻覺耳邊風聲一響,大殿就多出來了一男一女兩人。
如果您覺得《三生魔體》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4/1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