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李曉寧剛從修路工地上回到鎮政府,還沒進院,就發現鎮政府門口圍了一大群人,嘰嘰喳喳的,正跟門內的工作人員大聲說著什麼。
“又來圍攻鎮政府了?”李曉寧心中一驚,不動聲色地走近,站在人群外圍,聽他們在吵吵什麼。村民們都正急著和裏麵的工作人員吵吵,也沒大注意鎮長已經來到了他們的身後。
聽了一會兒,大概聽明白了。原來這些村民都是小楊莊村的,他們村的陵地正好處在正在修的公路設計路線上,涉及的墳墓很多,共有八十三座,其中無主墳十一座,有主墳七十二座,墓主都是小楊莊村故去的老人。
李曉寧不禁皺了皺眉頭,因為這事兒鎮黨委會上已經討論過解決方案了。在不占用耕地的基礎上,將小楊莊村的陵地就近遷到山腳下的一片荒地去,鎮政府每座墳給予三千元的補償,無主墳由鎮政府出麵遷移。負責這事兒的是副鎮長楊大闖,因為他就是小楊莊出來的幹部,方便和村民進行溝通。
這個處理方案李曉寧也是讚同的,雖然每座墳補貼三千元並不算是很多,但是考慮到平山鎮的人均年收入才是二千一百元,這已經算是相當高的補償標準了。再加上修路本來就是為了這些百姓好,這種情況下,百姓如果還來鬧事,就真的有點兒不講道理了。
李曉寧擠開人群,走了進去,發現副鎮長楊大闖正在門口阻攔群眾,已經忙的焦頭爛額,見到李曉寧進來,急忙一臉愁容地說道:“李鎮長!你終於回來了,你看這事兒弄的……”
李曉寧抬手製止了楊大闖的解釋,轉身衝村民大聲說道:“大家先聽我說!”
“還有什麼好說的?”前排的一個中年村民不認識李曉寧,想硬闖進來,上前抓住了李曉寧的胳膊,想把李曉寧推開,誰知看起來不是很強壯的李曉寧,腳下卻似生根一樣,在中年村民的推搡下,非但沒被推開,反而牢牢紮在門口,巋然不動。
那中年村民一皺眉,再次發力推李曉寧的胸口,依舊沒推動!
李曉寧攤著雙手,衝著那中年村民笑了笑說道:“我說大哥,別推啦!你要是把我推倒了,磕個好歹的,事兒沒辦成,反倒落下個故意傷害的罪名,那可就犯不上嘍!”
那中年村民怔了怔,適才他第二次出手,已經用了全力,不過李曉寧卻仍然動都沒動一下,看來不是個善茬,便撒了手,雙手叉腰,氣勢不減道:“那你倒是說說,你準備怎麼解決這個事兒?”
李曉寧打量了幾眼麵前的村民,提高了嗓門,正色道:“我知道大家來找政府說理,肯定是事出有因,肯定是我們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讓大家不滿意了。不過,你們這樣鬧,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幾百號人七嘴八舌,亂哄哄的,能談成什麼?不如這樣,你們選出幾個代表來,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我跟大家保證,如果確實是政府做的不到位的,我們一定立刻改正。”
村民們聽李曉寧這麼一說,大多數人覺得在理,而且已經有人認出了李曉寧,就不再咋呼了,不過還有幾個炸刺的,有些不服氣,大聲地嚷嚷著:“大家別上他的當,我們選出領頭的,他就知道該抓誰了。而且,天下的烏鴉一般黑,跟這幫當官的有什麼好談的?”
李曉寧麵色一冷,指著那個刺頭沉聲說道:“小楊莊我也去過好幾回,我不認識你,但你們中很多人我都見過,還到你們家裏喝過水,聊過天,我是個怎樣的人你們多少也應該有些了解。你們今天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鬧事的,事情鬧大了,對你們有什麼好處?我在這裏代表鎮政府表個態,對正常訴求的,絕不追究,但是對於蓄意鬧事的,一定嚴懲不貸。”
這時人群又有幾個人說話了,“我認識小李鎮長,他確實和別的當官的不一樣,這條路也是他張羅著修的,好好跟他說說,肯定沒錯。”
看大家肯靜下來聽他講,李曉寧稍稍安心,繼續說道:“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為了維護大家夥的利益,幫助大家改善生活的。隻要群眾不滿意,無論誰對誰錯,政府都是脫不開責任的!所以,我相信大家是因為相信政府,才來跟政府講道理的,而不是來無理取鬧的,大家說對不對啊?”
村民們見李曉寧把姿態放的這麼低,怒氣也就漸漸消退了,紛紛議論起來。
“這就是小李鎮長啊?光聽說了,今兒才見到真人,就是跟別的當官的不一樣啊!”
“原來小李鎮長這麼年輕啊!看起來比我家小四大不了幾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