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亦菲房間出來,張浩去了河邊地裏。
一路,不少村民熱情的跟他打招呼道。
“村長好。”
“小浩,草莓的長勢,真的喜人啊,到時賣啥價啊?”
“村長,蔬菜還要不要繼續種啊,現在還是供不應求啊。”
“村長,山裏的藥材又有一批可以收獲了。”
“村長,咱們現在這日子,真的是翻天覆地了啊。”
張浩淡淡的回應著眾人,心裏有那麼點小成就感,臉上有那麼點小得意。
來到河邊,看著不少有錢的城裏人,饒是都飯點了,還極有興趣的在垂釣,不忍離去,臉上不由露出淡淡的笑容。
隻要他們源源不斷的將錢送到腰包裏來,何愁小林子村不能在半年內成為下一個雲西村?
隻要給他發展的時間,張浩有信心讓小林子村超過雲西村!
要知道,雲西村可沒有神水,沒有擁有神農帝傳承的村長。
雲西村走的是一條工業化發展道路,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麵臨一個瓶頸期。
而小林子村就不一樣了,小林子村走的是一條可持續,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經濟共贏的路。
小林子村的後勁,可是十足的。
目前小林子村缺的隻是時間,隻要馬背山和鯽魚山開發完畢,生態酒店建設好了,加上特色餐飲、休閑垂釣,特色水果和蔬菜現摘現賣銷售。
那就是萬事俱備,隻欠知名度那股東風。
以互聯網的普及,將小林子村的知名度打出去,也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想到互聯網,張浩馬上想起了那個頂級培訓專家密斯小姐。
小林子村通網的事,看樣子是得抓緊辦一下才行了。
石山鄉現在通互聯網的村子,總共還沒有幾個,實在不行,就捐一筆錢給鎮上,讓鎮上加快點吧。
相比通網絡所能帶來的各種好處,張浩壓根就不會在乎那點小錢錢。
當然,錢捐給鎮上,好處還是要的,比如村小學老師的資格,以前一直隻有三個,起碼得擴充到十幾個才行。
學校已經建好了,願意來小林子村當老師的人,趙龍也幫張浩給搞定了。
唯一有些頭疼的就是老師的資格名額。
隻要能將資格搞定,等小學開學,給李亦菲,不對,應該說是李校長,就可以給李校長一個大大的驚喜!
念至此處,於是張浩將電話打給了光頭領導。
光頭領導已經升級了,到了市裏的教育局,正好可以搞定老師資格名額這事,鎮上主管建設的領導,就是光頭領導以前的秘書。
一百萬的網絡建設讚助費,張浩得到了十幾個老師的資格名額。
這筆買賣,他認為值。
既給了李亦菲一個大大的驚喜,也能為小林子村以後的發展,培養出不少中堅力量。
最主要的是,小林子村的小孩,再也不要像他們的父母,哥哥姐姐一樣,小小年紀要走十來裏路,去隔壁大林子村上學。
……
與此同時,大林子村的村長王彪,和林金在村委會裏正商量著,如何利用小學的事情做文章。
事情的起因,要從林金回來發展大林子村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