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領土很大,可沒有一寸是多餘得——納蘭長生
華夏的近代史,是‘喪權辱國’的屈辱史。大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列強以各種‘匪夷所思’的理由,轟開了‘閉關鎖國’的晚清大門。
十九世紀中期,沙俄武裝入侵設立在黑省邊防的哨所,兩年後,強迫晚||清政府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華俄璦琿條約》至此,黑江以北包括‘海蘭泡’在的大片領土,劃入他國版圖。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雖然布市已然成為了華俄兩國重要貿易往來的集散地,可有些屈辱他就擺在那裏不曾離我們遠去。
一身厚重冬裝的肖勝,在踩著積雪‘咯吱吱’的踏入這座城市時,便夾雜著別樣情緒在裏麵。
這座名義上他國的城市,百分之四五十的基建,都是由華夏人來完成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洗禮這邊,亦使得這座城市地產、貿易包括造船業,皆有華人有著最為直接的聯係。
在這裏東方麵孔並不稀奇,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他們大多操著地地道道的北省話,偶爾蹦出來的俄語,也多顯得不倫不類。
畢竟,這裏的‘方言’不是俄國官方語言。就像華夏的普通話似得,不是在哪座城市人人平常都會張口就來的。
行走在布市的主幹道上,肖勝在一家書店前停下了腳步。望著那擺在玻璃牆內,原文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停下腳步的肖大官人,四處打量了一番後,推開了書店的房門。
掛在內沿上的風鈴,在每一個顧客推門而入時,都會發出脆耳的聲響。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裏,紙張書籍對於很多人來講,早已成為了‘奢侈品’。
當然,這一說辭對於國內學生來講是個例外。那本堪稱神書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是眾多學生揮之不去、可又不得不麵對的噩夢。
書店老板是個華夏人,當他看到置身一人進來的肖勝時,上前客氣的詢問道:“需要點什麼?”
“我看看……”
說完這話的肖勝,徑直的走到了玻璃牆旁的擺架處,拿起了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籍。雖然是俄文,但肖勝翻看每一頁都顯得津津有味。
“老板,這本書我要了。有精裝的嗎?”
“有……”
望了肖勝一眼的老板,從而折回了裏屋,再出來時手上多了一本連包裝膜都沒拆封的新書。
“謝謝……”
在櫃台處付完錢的肖勝,麵帶微笑的對店老板說了這句話。待其轉身離開時,老板突然開口道:“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講,上麵不希望看到太大的動靜?”
聽到這話的肖勝,轉過身麵帶微笑的詫異望著對方道:“多大才算大?多小才算小?上麵不會希望我‘原諒’他們吧?”
肖勝嘴中的‘他們’,顯然指的不僅僅是目前浮出水麵的古格拉係,也包括那些參與其中、甚至主觀意識上默許他們這些行為的克、格、勃高層。
“從……”
不等店老板再開口,肖勝伸手托起了掛在他胸前的那枚十字架,驢頭不對馬嘴的詢問道:“你是基督教徒啊?”
“對……”
聽到這話的肖勝,挑聳著眉梢,麵帶笑意的‘嗯’了一聲後,隨即補充道:“也許上帝會原諒他們,不過那是上帝的事。而我要做的,就是送他們去見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