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術法通玄(2 / 3)

李白駒看著這天地之威,人力之雄,心潮澎湃,一顆向道之心,油然而生。

三十六道天雷與三十六道陰陽二氣糾纏許久,僵持不下,梁夫子嘿嘿一笑,雙手掐訣,三十六道陰陽二氣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七十二道金光,同時七十二根銀針閃耀著金光從地上冒出,飛快地衝向三十六道天劫,兩兩沒入天雷劫之中。

梁夫子手上結印變化,那銀針金光竟然在雷劫之中炸開,三十六道天雷劫終於四散開來,就像點燃了火藥引信一般,直炸到劫雲深處,許久方才停住。

那劫雲混亂滾滾,就如沸騰的開水一般,片刻之後,方才穩住,隻見那劫雲迅速聚攏起來,變得隻有玉行山頂大小,威勢似乎不如剛開始那般強大。

玉行山外的低品級修士再次如炸開了鍋一般,由他們看來,就好像是渡劫之人把天劫打怕了一般,皆議論紛紛,心道:“天劫還可以這樣渡,這位前輩到底是有多強悍,居然把天雷劫雲,打的都變形了!”

有人問道:“這位前輩渡劫為何會有如此多道劫雷同時落下,莫非一品前輩渡劫,都是如此?可有見過一品修士渡劫的道友,為我等解惑?”

有一個聲音回答道:“一百年前,家師渡一品天刑雷劫時,老道有幸在遠處觀瞧,隻有最後九道天雷劫同時而下,而且聲勢遠不及眼前這位道友,一品天劫的威力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眾人聽到此處,都望向說話之人,竟然是一位胖胖的老道士,有認得那道士的人高聲叫道:“原來是清涼山掌教單道長,晚輩許世民,曾有幸目睹單道長東海煉魔,心神往之。”

眾人聽到此處,連忙見禮,有修士給新道友解釋道:“清涼山掌教單啟軒,乃是修真界的老前輩了,道宗二品境界巔峰,元神化嬰,離那一品境界陽神出竅,化身五五,成就地仙,隻差臨門一腳。隻是剛才那位道友說東海除魔之事,我卻是未曾聽說過,興許是不久之前才做的事情,還沒有傳開。”

雖然玄門六宗修行之道千差萬別,名稱叫法,神通法術皆不相同。修士之間鬥法,除去武道外,施放法術的威能則看兩點:一是術法之精妙,二是法力之雄厚。術之精妙與境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大派傳承往往要比小派或者散修的術法更加精妙;而法力則唯有勤修苦練,才能慢慢提升。一品之下的修行者鬥法,品級相差不大的話,很難直接論定輸贏。入了一品,才算是世間高人,方得長生。

這位單啟軒道長,道宗二品境界,現任清涼山掌教,為人正直,愛護後輩,且嫉惡如仇。隻是這修行資質不咋地,修了一百年,堪堪入了二品,如今在二品境境界已經苦苦熬了兩百年。仍然未有突破,若是五六十年內再無突破,恐怕就要先天壽元耗盡,兵解人間了。不過論法力雄厚,即使是頭頂上三位一品境,也不如他,要論輩分,那三人也要叫他一聲前輩。

那三位一品境修士,歲數最大的就是那一位儒生老者,壽元也不過一百八十歲,那位青年道士當年還曾經去過清涼山拜見過單道長。他們三人其實早就發現這位齊魯修行界的老人,隻是誰都不好意思現身,實在是怕打擊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三人這才在高空中隱去身行,就連互相交流也隻是將聲音籠罩在三人範圍之內。若是這位單道長終生不能突破,這三位再來拜見老前輩之時,就是他兵解輪回的那一天了。

梁夫子此時也很奇怪,劫雲散而複聚,他自然不會認為會是自己的手段才使這劫雲變小,神色凝重地望著天空中的劫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