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五年一月末,已經上映了一個多月的《火拚一》,其話題熱度已經慢慢的銷聲匿跡了,不僅票房跌落出了北美周票房榜了,院線數量也在快速的降低,到如今,院線已經又回到了第一周的狀態,三百家院線。
朝語沒啥好失落的,朝語知道這是電影行業的普遍規律,尤其是爆米花電影,更是非常貼合這種規律,再火爆的爆米花電影,那也就是火爆那一個月,往後的票房就會越來越不行了。
而且哪怕剩下的這三百家院線,也隻會再上映兩個星期,然後《火拚》就會全線下畫了,畢竟觀影人數已經非常少了。
不過,《火拚》現在的成績已經非常的耀眼了,現在已經在北美累計票房四點三億,預計兩個星期後全線下畫,這個數字能夠來到四點四億。
別看這個數字好像不太大,才幾億,但是如果你將這個數字換算成人名幣的話,按照現在彙率是一比七,四點三億對應的可是三十億啊。
三十億啊!在朝語的記憶中,華國第一次出現三十億票房的電影,那還是二零一六年周星星的《美人魚》,以三十三點九億票房傲視群雄。
現在才什麼時候!二零零四年,兩者相差了十二年啊。
也就是說,現在朝語一部電影都不拍了,華國下一個能夠在電影票房打敗朝語的導演,還需要努力十二年才會出現。
而且朝語可是擁有拍攝續集電影,續集電影票房肯定比上一部電影票房更高的係統加成。
更不要說,朝語的這部電影已經準備開始全球上映了,後續的票房增長,夢工廠分析部分的保守估計,海外票房應該是在三億左右。
理想情況下,《火拚》的全球票房能夠突破七億,接近八億。
如果這樣算的話,華國哪怕是到二零一九年,都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在票房上,突破朝語現在的記錄,因為華國截止二零一九年,華國票房最高的《戰狼二》,也不過是五十六億票房而已,那就已經非常恐怖了啊。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會說了,朝語算的這是全球票房,那些華國電影都是單單隻有華國一個票倉而已啊。
那話又說回來,又沒有人阻止你把電影買到全球,你自己賣不出去而已,怪誰。
不過這種情況,也是華國電影商業化起步晚,還不成熟導致的。
所以就讓我來當華國商業片第一導演吧!朝語在心裏這樣想著。
。。。。
藍天裏,一架飛機從好萊塢坐落城市洛杉磯出發,目的地是華國的飛機上,朝語就在這架飛機上,這次朝語回國,是帶著任務的。
隨著《火拚》全球擴映的計劃,華國作為朝語的祖國,而且近些年也是好萊塢非常看重的潛力票倉,畢竟華國人多,是個人就知道市場很大,而且後來華國電影票房的爆發,也證明了這一點。
好萊塢對於華國這個票倉的重視,遠超常人的想象,比如每年都有大片來襲。
但是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好萊塢大片朝著華國襲來,然後席卷非常多票房的這種現象,有些不利於華國電影發展。
最後搞得華國影視部門沒辦法,弄得他們不得不出台了一個國產電影保護月的措施來,不然華國的電影根本扛不住啊。
朝語這次回國,一方麵也是想家了,想要回國看看,畢竟已經有挺長時間沒有回來了,另一方麵來說,朝語作為《火拚》的導演和主演,親身來到這裏也方便宣傳電影啊,顯示出了自己對華國的重視,強調自己沒有忘本。
一舉兩得,所以朝語也就樂的回來了。
不過朝語的回程非常的低調,朝語打算悄悄的回來,然後悄悄的拜訪一下魔都影視學院的老師,最後再看能不能上個宣傳欄目,給《火拚一》宣傳宣傳。
下了飛機,朝語以為自己都這麼低調回國了,而且還沒有作品在國內上映,所以走在大街上應該沒有人認識自己,一大意,結果就出事了。
本來朝語下飛機後,還帶著口罩的,直接打的到了魔都影視學院的附近下了車,想著買些水果再去看看老師們,畢竟哪有登門拜訪兩手空空不帶東西的。
但是朝語感覺一路上,都沒有人認出自己,朝語感覺應該沒有問題了,就把口罩給摘了,畢竟沒帶慣口罩,朝語有些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