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奇聞錄(1 / 2)

["第十四章

奇聞錄

李隆基:唐朝第7位皇帝,玄宗,名李隆基(公元685八月初五-762年)八歲時候就被封為臨淄郡王,女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精通音律,曆象之學,多才多藝,小名叫阿滿(曹操的小名)

三大宮

唐代長安有三大宮殿群,西北太極宮,東內大明宮,南內興慶宮(舊稱離宮)是李隆基稱帝前的舊居。北部是宮殿群,南部是園林區。

長安城

唐長安城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建成,麵積83平方公裏,宮苑相連,街坊縱橫,規整方正,布局合理,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皇城和各坊、市等組成。宮城和皇城在外郭城北部的中間,宮城在北,皇城在南。東西兩市分別在皇城的東南和南方。街坊排列整齊,整個城市布局規整、嚴密、封閉,基本以中心軸線形成左右對稱。其南沿正中為朱雀門,向南為朱雀大街,是整個長安城的中軸線。皇城是中央各個衙署的所在地。商業區東西兩市的位置也很合理。街道兩邊樹木成行,城內還有四條渠道流經,供應用水。長安城除了宮內的皇家圃苑,還有著名的風景區曲江池,為這個繁華、喧鬧的大唐帝國的首都,平添了幾分秀色。

奇聞錄

金碧輝煌的禦書房間內有一名小太監磨墨,兩名宮女遠遠地站著,書房內飄著一股檀香味。少年李隆基在禦書房寫字,桌子上排放著一疊的奏折,還有一本孫子兵法。原來,李隆基做完了作業,正在給皇祖母武則天寫作業報告,內容大意是閱讀說“孫子兵法”的心得。

自從洛陽神都發生妖怪作亂,雖然已經雨過天晴,但是依然人心惶惶,唯恐天下大亂,全國上下的小廟大寺院再三做了嚴格搜查,下令捉拿漏網之魚的妖僧。此刻,二百裏外的長安城的防衛兵馬加強了不少,宮廷內院更加守衛森嚴,禦林軍也是十步一站崗。

禦書房的大門輕輕打開,陽光從門外照射進內堂,有幾個人進入禦書房,把門靜靜地關上。原來,沒有經過通傳便擅自進入禦書房的幾個人是李飛翔,林佳佳,何碧雯,肥虎,猴子五個人。門口的守衛好像失魂似的迷迷糊糊地站著一動也不動,禦書房內的幾個侍從也是咪著眼睛好像在半睡眠狀態之中。五個少年人快步入內以後,走到書桌前停下。肥虎與猴子立刻動手脫了李隆基的衣服給李飛翔穿上,衣冠服飾正好合身。然後,林佳佳的三根手指沾了一點透明液塗上李飛翔的臉上,感覺好像是涼涼的麵霜,原來又是變臉塗液(第二部已經介紹),抹了以後可以改變人的麵貌。猴子和肥虎兩人左右夾著把李隆基身子架起來,李飛翔與李隆基長相是一模一樣,本來已經有七分相像幾可亂真的兩個人,這時穿了“龍袍”的李飛翔與李隆基真的是分辨不出誰才是真太子了。

李飛翔檢查了耳朵內的儀器:無線電通訊良好,你們放心帶他(李隆基)走。

林佳佳:見機行事。

何碧雯:飛翔,你要小心點哦。

李飛翔換了一身的皇孫衣冠服侍,似模似樣的坐在書桌前,假意看書。林佳佳和何碧雯靜悄悄的把門關上,退出禦書房,不知去向。短短的幾分鍾,神不知鬼不覺的偷龍轉鳳成功,一群太監宮女,禦林軍也漸漸恢複清醒,以為是打了一個小瞌,禁軍們立刻再打醒十二分精神。

原來幾分鍾之前,林佳佳在空中灑下了“腦不靈露”,令所有人好像短暫失憶,一會兒清醒以後也不留有記憶,感覺就像一場白日夢。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真皇孫調了包,到底是有何用意呢?

回頭說幾日前,長安東城外,山間小路邊的樹林地方與李飛翔等人分道揚鑣,林佳佳單獨一個人來到長安城,幾日的明察暗訪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舉動,皇宮內院也不見有獸人的蹤跡。一直到洛陽神都發生斬妖除魔的大事件,轟動全國,沉默在長安城內的妖魔鬼怪才漸漸現身,昨夜才發現有黑虎武士混入在皇宮之內。這一群惡黨見事跡敗露,終於要有所行動了。林佳佳守株待兔,不動聲色地暗中跟蹤,午夜時刻,黑虎武士在禦花園的石頭山會和,竊聽到了這5個黑虎武士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