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要不算了吧(1 / 2)

陶力撅嘴站起身大喊著“後爹後媽”向自己房間去。

陶毅看著陶力的背影消失,對陶天明道:“爸,要不算了吧?”

陶天明知道陶毅心裏想的什麼,他故意提高聲音道:“爸爸的錢隻借給做正經事的人,不借等著享受的人。再說了,你這還不一定呢,爸爸要聽聽你的計劃還有心得,你這半年少說也應該積累了經驗,知道些門門道道,說來聽聽,爸爸和你媽要考核的,有機會在眼前就不要放棄。”

陶毅點點頭:“好,先謝謝爸爸。”說完她看一眼陶小君,“其實呢,我和小君這幾個月一直在琢磨,新手做生意不應該選擇做品牌代理、加盟專賣之類的,為什麼呢?代理、加盟類優勢很明顯,劣勢同樣也明顯,優勢就是品牌效應、統一形象、整個體係完善。劣勢就是品牌單一、款式少,哎也不能用款式少來說,應該是模具固化,這個模具固化是這麼個意思,鞋的那個模具來來去去就那幾個樣式,然後那個基礎上做點變化,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一胎多兒。也就是說,那個大兒子不討人喜歡了後麵的一二三四都不能得人喜歡。那貨架上看著擺了很多款式,其實是質同,也就是說花了很多錢壓進去就是質同的貨。這樣的情況,在任何統一形象的品牌都存在的,我認為,做線下的品牌代理或加盟是得在自己有穩定的客源、有充足的資金及選擇一個知名度稍高的品牌達到這樣的條件才適合做。”

陶毅頓了頓:“爸媽,你們聽得懂嗎?要不要我做個計劃?”

陶天明拿著積木的手揮一下:“不用做那什麼計劃,看那個才不懂,你繼續說,有疑問我馬上問你,這樣不省事嗎?”

袁惠香點頭:“對對,自己的小生意麵對麵討論,搞那些枯燥文字麻煩,又不是政府招商引資。”

陶毅點點頭:“我們都認為做雜牌可以避免款式少的劣勢,就像下載歌曲一樣,哪首好聽就下哪首,哪一首火就下哪一首。而且銷價方麵不用受管製,我認為有賺就賣,機動靈活。這樣方式就是養熟客,現在是說養粉,以前就是說養熟客。十年前步行街好多店是這樣的模式,那時多火,雖然說現在都在網上買東西,但是線下店仍然有優勢的,線下可以試穿呀,可以砍價呀,吃喝買都在一條街上解決了,那是一種樂趣。在網上買東西,你們也知道的,不合適、顏色不對、質量無法辯別、換個貨折騰得要死,反正問題多多。要是再做的話,我就不會選擇品牌專賣了,我去廣州進貨,挑好看的時尚的,我們走時尚路線。”

陶天明點頭:“我聽懂了。”說完他看向袁惠香,“老袁你聽懂了嗎?”

袁惠香瞪眼:“怎麼不懂?好看的賣得快,錢回攏得快就好再進貨唄,良性循環,那樣就不會虧。女兒你說對不對?”

陶毅笑:“對,就是這麼個意思。這種壓貨的生意貨一積壓了就出大問題,資金鏈就會斷,除非擴大經營和節日做活動,要不然這種賣不出又連續投錢壓貨就是自尋死路。還有一點,鞋子會老化,堆在庫房裏更老化得快,老化了就真的沒有價值了,一折都沒有人願意買。”

陶天明點頭:“唔,有道理有道理。”說完看陶小君,“小君你有什麼看法也說說。”

陶小君笑著道:“小毅姐都說得差不多了,還是小毅姐厲害,小毅對這方麵天份很高,我就不行,不懂生意經,我就會哄哄顧客買鞋。”

“會哄顧客買鞋就行了。”袁惠香拍她的肩膀又拍陶毅的,“你們姐倆取長補短,完美合作,一定能取得完美成績。”

陶天明:“老袁你總算說了句對的話。”

袁惠香向他瞪眼:“我哪時說的話都是對的!”

陶天明哼一聲:“做飯吧,老袁同誌,五點了。”

袁惠香看一眼牆上的表站起身:“小毅你和你爸再琢磨琢磨。”

陶小君也站起:“伯娘我幫您。”

“好,來吧。”袁惠香招一下手,打個哈欠向廚房去。

陶小君快步跟去。

陶天明:“小毅你再說說,這次你分析得清晰,有點兒生意經了。”

陶毅笑笑點頭,又繼續說。

中秋節。

江燕到江家吃飯。

自從鞋店結業之後,陶毅話越發的少,大多數都是和小江宇說話。

吃完飯一家子在客廳看電視聊天,陶毅帶小江宇回房睡覺。

陶毅給小江宇講故事。

那邊門響了:“陶毅我進來囉。”

沒等陶毅出聲江燕就進來了。

“小宇,喝奶奶了。”江燕拿著奶瓶進來。

小江宇笑著伸手去接。

陶毅摸小江宇腦袋:“要怎麼說?”

小江宇雙手捧著奶瓶,奶聲奶氣道:“謝謝姑姑。”

“不謝。”江燕捏小江宇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