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是從懷裏嬰兒的胸脯穿過 再將自己刺死的。
這是多麼絕望的一劍1
人說,虎毒不食子。何況天下最慈愛的母子,親刃自己的骨肉,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和絕望,當時的情景之下她隻能這樣做,她別無選擇,蒼天啊!袁一鶴目睹此情,心在滴血.他小心地拔出寶劍。
這是一柄天下僅有的“無極寶劍”,劍身泛出幽綠的寒光。
突然,袁一鶴眼前一亮,心一驚,他發覺嬰兒的身體稍動了一下,他趕緊一摸嬰兒的胸口,手掌感到若有若無的跳動,盡管很微弱,可袁一鶴仿佛感到雷擊一般。
這小生命沒死1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無極寶劍偏離嬰兒的心髒·一寸左右,就是這稍稍的一寸保住了這條小生命.
袁一鶴趕緊從懷裏拿出一個瓷瓶,倒出一些粉末,敷在嬰兒胸前和後背的劍口上,止住了血;一摸胯下;是個男孩。
袁一鶴掘了一個深坑,將黃朝棟夫婦葬在一起。鞠了一躬道:
“黃堡主你們安息吧,我會讓小堡主替你們報仇的!”
說時抱著氣若遊絲的小堡主,拿著“無極寶劍”向 阿峰山”飛掠而上。
回到隱居處,他發現小孩隻有八個月大;粉頭粉臉,滿頭的茸毛,身體泛著涼意,臉上沒有一點血色。
袁一鶴看著,又是一陣難過,趕緊用手抵住嬰兒的後背,一股真元之氣渡入小孩體內;袁一鶴凝聲斂氣;十萬分小心,怕真氣太猛,小孩子一下子受不了。
真元之氣緩緩地浸入小孩體內,護住心髒,一盞茶功夫,小孩睜開漆黑的星目,看到陌生的麵孔;突然“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小孩哭聲雖不怎麼響亮,袁一鶴卻喜上眉梢;長長的籲了一口氣。
小孩哭聲不止,肯定是餓了.
這倒真使這位“煙波釣史”大為其難,他一生不知經曆了多少江湖風險,過了幾次鬼門關,碰到多少棘手的魔頭,可從沒像這樣束手無策.麵對這軟軟的嬰兒;他一點經驗都沒有,不知該怎麼辦,急的團因亂轉,而不得要領,抱在懷裏又哼又哦 丁孩還是放聲大哭。
在這“乳峰山”上;他孤身一人,種了一些稻子和蔬菜,過著一種風雨逍遙的日子。
一個大老爺子,那裏去找奶來喂這嬰兒呢?
正當袁一鶴愁腸百結時,遠方突然傳來一聲虎嘯 人說虎吼百威生 可這虎嘯帶著一種母性的慈愛,似在召呼自己的子女。
袁一鶴一喜,躍出草屋,果見山崗的密林裏中有一隻斑額母虎 嘴裏叨著一隻野豬 嗚嗚有聲的叫喚著。
袁一鶴打定主意,身形暴起,向斑額母虎撲去。
母虎突然見眼前人影一晃;一人已站在它麵前,不竟一愣,但天生的獸性頓使它放下日中的野豬目露凶光地瞪著袁一鶴。
袁一鶴擺擺手;然後作揖道:
“你別見外,你別見外,我可不是來跟你打架的,我是來請你當奶媽的。
老虎怎聽得懂他的話,不耐煩,脖子一歪,虎爪一揚向袁一鶴撲去.袁一鶴身子一晃,叫道:
“你他媽的,真是虎坐轎於不被人抬,三句好話抵不上一耳光,老子先打你再說、”話一說完,人已騎在虎背上。
人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何況袁一鶴還騎在它的背上。
母虎勃然大怒;就地十八滾,並且鋼尾僻哩啪啦向袁一鶴亂掃。
可這母虎也不知它的對像是誰,袁一鶴可是武林大名鼎鼎的“煙波釣斐” 以三十六路伏虎拳和“七十二式魚竿”名動江湖,雖不能和“宇內五聖” 比,但絕對是江湖一等一的頂尖高手。何況“三十六路伏虎拳”是他師祖從搏虎中悟出來,降龍伏虎正是拿手好戲。
若在以往,袁一鶴早就將這隻斑額母虎三拳兩掌打趴在地,一命嗚呼。
可今天有求母虎,倒不能由著他性子來,展開身法;上竄下跳,而母虎也跟著左撲右撲,不一會兒就大喘粗氣,低哼慢躍。
袁一鶴瞅出個空檔,一抓虎尾,提了老虎呼呼地轉了起來,老虎怎禁得起他這幾下折騰,一下子就筋疲力盡,癱在地上。
動物的本性是弱肉強食;你比它強,它反而對你俯首貼耳,這隻百獸之王的老虎經袁一鶴一弄。一點脾氣都沒有,竟低聲下氣,搖頭擺尾地用頭磨拿著袁一鶴的身子。
袁一鶴拽著老虎的耳朵,笑道:
“真是畜牧,非要受皮肉之苦不可、”
斑額母虎十分溫馴地跟著袁一鶴走進草屋.
也不知是小東西太餓,還是母虎奶水太多,婦泊的奶水嗆得他眼睛直翻,直到吃不下去時才放下奶頭,趴在母虎的肚子上睡著了,母虎也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
表一鶴得意地笑了。自言自語地說:
“唉;小家夥;老夫也該給你取個名字,對2 你與虎有緣;就叫你黃天虎吧【”
從此斑額母虎對袁一鶴敬若神靈,服服貼貼,每天準時來為黃天虎喂兩次奶,然後再去欺負其它弱丁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