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剛才群猴拋果之事,馬真意識到,隻要方法得當,人獸之間是完全是可以進行交流、姿源互補的!所以,仔細觀察,用心琢磨,就不相信,以自己一個高智商的人類,還學不會畜牲一族的“猴語”!
別看馬真全身上下,隻有頭部和雙手能靈活運作,可是在方圓兩米的範圍內,他一樣能夠進行狩獵活動!因為泥沼環境,自然孕育了一個屬於泥沼文化的生物鏈,通過幾天的仔細觀察,馬真就發現這片泥沼地裏有昆蟲、小魚、螃蟹、青蛙、水蛇等,這些動物活動頻繁,完全可以誘捕!例如說,馬真在身邊挖了一個小坑,小坑自然積水,再從旁邊的草頁上捉幾隻昆蟲放在小水坑裏,這樣就會吸引一些生活在爛泥裏的小動物過來,諸如泥鰍、螃蟹之類的;有了小魚小蟹,青蛙就會來訪;青蛙來了,水蛇便會尾隨而至!誠可謂是一物降一物,一環扣一環,最後便便宜了馬真這個葷素通吃、大小通殺的人類!
最成功的一次誘捕,就是馬真捉了一條水蛇,將其尾巴綁在一截小樹根上,令其無法逃走!而一條路過的老鷹看到水蛇便俯衝而下,意圖突襲!可是就在其利爪剛抓到水蛇身上的刹那,馬真的右手驀然自泥沼中竄出,一把捉住了鷹腿!同時左手迅速的捉住了鷹的脖子,用力一扭,令其遭到斷頸之厄!當然這一次誘捕,馬真的手也被鷹嘴啄去了一塊皮!不過,得償所失,他晚宴的時候生吃鷹肉,好不快哉!
也有倒黴的時候,有一次遇著一條水桶粗的巨虻外出覓食!馬真為安全計,隻能用了一根中空的草杆,插在嘴裏通氣,然後將腦袋浸在泥水裏躲藏了足足一個小時,這才得於逃過一劫!
就這樣,馬真有時狩獵,有時收果,有時匿藏,有時學習“猴語”!在泥沼中足足生活了八天!第八天的時候,馬真胸部的創口已完全愈合,隻留下一道恐怖的疤!看到那道活似一條蜈蚣的疤痕時,馬真自己都嚇了一跳,不由得慶幸自己命大,如果不是這裏的泥沼具有療傷功效,隻怕他此時早已成了一具腐屍了!
至於這裏的泥沼地,怎麼會具有如此神奇功效,這可能與這裏生長的植被有關!這些植被多半能入藥,在長遠的歲月中,無數次生榮衰敗,枯葉、枯枝、落花還有它們的果實,一層一層的埋進泥沼中,再經泥水浸泡,以致腐敗,最後化成了泥沼的一部分!它們的藥效自然也就融進了泥沼中!因此,這裏的泥沼才具有了療傷的功效,這不能不說是大自然對馬真的一種恩賜!
馬真爬出了泥沼地,他的身體因為長時間在泥沼裏泡著,顯得有些麻木,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慢慢調養,才能恢複正常!就這樣,轉眼間,馬真就在樹林裏生活了一個多月!隨著身體的漸漸康複,他活動的範圍更廣,對林中一些生物的特性也了解得更深了!最主要的是,無論是肢體語言,還是口舌語言,他都能將“猴語”學得惟妙惟俏,也都能明白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聲音在“猴語”中所代表的含意!所以,他現在與樹上的那些長臂猿混得熟絡!那些猿猴見馬真會猴語,又好相處,便也去了忌憚之心,與馬真和平相處,時不時的還會跳到馬真肩上,或者往馬真身上丟鮮果玩耍!
馬真這條命一半是借助猿猴們摘的鮮果活過來的,所以懷著感恩之心,自然不會去傷害這種與人類血源關係較近的靈長類動物!
腿腳便利後,馬真隻希望能夠盡快離開這個深山老林,回到小縣城裏生活,所以便開始在周邊範圍內尋找製高點,以求能登高望遠,辨清自已所處的位置。
恰好,這附近有一座高大的山峰,從遠處看,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山上林木翁鬱,峰頂還常年有積雪!
馬真從與自己混熟了的猴兒口中打聽到,這座山峰上生活著一隻猴王!所以他遂給這座山峰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猴山”。
猴山距離馬真處身的沼澤地大約兩公裏路程,馬真在確認自己身體已完全康複後,便選擇了一個天氣晴好的早晨,動身向這座山峰走去。因為林深草密,不時有猛獸出沒,所以為防不測,馬真特意將自己武裝起來,手工製造了一把竹弓、一柄石刀、一杆石矛還有十枝羽箭。就這樣,帶著這些兵器,還有一些具有療傷功效的沼泥,馬真在草叢密林中穿行!
在到達猴山山簏的途中,除了那些在樹上飛竄的鳥類和猿類外,馬真還遭遇過三頭野豬、兩隻花豹和五隻野兔!這其中,三頭野豬和五隻野兔見了馬真就嚇得撒腿逃竄,而那兩頭花豹則不然,它們竟然主動攻擊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