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商量了一番詳細的計劃,此次孤身涉險,若有意外,魏國那邊的暗樁會把消息傳回來,到時候,這邊自然會想辦法接應他們。
因為此事越機密越好,防止魏國留在趙國的細作知道,所以第二日天不亮的時候元洵就準備動身了,佑寧會對外宣稱自己的夫君病了,防止有心人揣測。
趙國與魏國隻是一水之隔,但是因為之前交戰的緣故,所以兩國間的往來已經斷了。
元洵和張也不得已,隻好借著偷渡水路,繞遠來到魏國的東海岸邊上岸。
“為什麼帶著我來?這次,主上可沒什麼事要你做的。”張也不解。
事實上,他來之後,主要的任務就是借著跟元洵同在軍營的條件,給楚祁峰傳遞趙國軍事上的消息,這次若是元洵趁機不帶自己,自己沒收到命令,也不會擅動。
“帶著你,自然是因為如今你跟著我做事勤勤懇懇。”元洵隨口答著,自己周圍的探子不會隻有一個張也。
昔日跟著楚祁峰做事的時候,對他探聽情報的能力可是十分清楚,楚祁峰不信任任何人,每次都會同時對比幾個人送過來的消息分析一番局勢,才做判斷。
張也並不算是個心機深沉的人,原本在暗衛裏的時候,他精通的都是暗殺的事,搜集消息並不算頂尖,這次讓他來跟隨元洵,其實他並不怎麼想的通。
見元洵對於楚祁峰派他來這裏的事,雖不十分抵觸,倒也並不願意提及,也隻好放棄打探了。
如今魏國的靜妤公主的儀仗隊,已經快要到了與周國相交的邊關處,若是到了周國,自己的計劃就不好實施了。
所以二人也並未休整許久,就開始急急忙忙的趕路,爭取趕在儀仗隊到了周國前趕上。
薊州。
靜妤公主的儀仗隊剛好在這裏休整,薊州附近是東蕪侯管轄下的地方。
所以自從進入這片領地後,護送的任務就由東蕪侯來協助著魏國王室的護衛來進行。
東蕪侯名叫孫髯,孫家本是多年來在魏國東麵靠海的地方稱侯,昔年楚依民攻打魏國,那時候準確說是楚國的叛臣魏家。
他們想趁著楚國與趙國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候,利用魏家的封地處於二者中間的優勢,趁機可以自己立國。
孫髯當時作為先魏王的女婿,自然是一同抗爭,結果自己這一方節節敗退,眼看就要輸了。
沒想到卻在打仗中途的時候,病逝了,誰也沒有想到百年難得一見的戰神楚依民就這樣死在了打仗途中,這事在那個節點發生,真是充滿了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