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戰事,孫襄執意主攻,不肯把主動權讓給趙國,所以天色隻蒙蒙亮,就命麾下將士戰鼓齊鳴,百船齊發,順著水流下到江夏附近的河岸邊,準備一鼓作氣打到岸上,奪了江夏這處兵家險地。
馮剛豈會讓他得逞,魏國的戰船下到一半,對麵就迎來了趙國的戰船,趙國與魏國都是近海的國家,多年來,為了這場必知會打起來的戰爭,雙方不知道準備了多少年,如今交戰,一時倒不知哪個輸,哪個贏。
凡是水上作戰,打先鋒的一定是弓箭兵,江麵上的薄霧還未全部散去,隻見空中尖嘯聲不絕於耳,兩方的士兵不停地射出手中的箭矢,刀盾兵如今還未開始接舷戰,所以都在掩護弓箭兵,手中的盾牌饒是結實難破,也被不停衝擊的箭支撞出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小坑。
趙國原本以為這次的火會引到楚國身上,所以難免有些放鬆警惕,這次征戰的趙國船隻由於準備不足難免落入下風,元洵是軍師,在後方船上,伺機而動以備不時之需,李峰則留在江夏統領全局,而馮剛,作為先鋒,自然是要在先鋒船上指揮。
馮剛長得壯碩,趙軍裏不少初上戰場的年輕子弟,見自己將軍都這樣威風,膽量頓時長進不少,馮剛正在那裏躲著箭支,觀察對方船隻的數量以及陣型,就聽得旁邊傳來“啊”的一聲慘叫,一個弓箭手被人射中了胸口,流血不止,腳下也開始不穩起來,後麵來人把他扶下去救治,雖然誰都知道這樣的傷口必死,現在隻是讓他少些痛苦。
再一看去,多有躲閃不及者被箭射中而死,有的連叫也來不及發出一聲就落進了河水中,流出的鮮血染紅了大片的水麵,俯首看去,江麵上滿是巨大的船隻,還有淩空飛著的利劍,配上河麵上不停增加著的鮮血,耳邊響起的哀嚎,整副畫卷看起來滿是悲涼!
戰船不斷相近,這時候弓箭兵不再是單純放箭,而是開始用弩,把一個個以硫磺、雄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的火箭,成群結隊的不停發射向對方,火箭一旦落在船上,就立即四處迸發火星,點燃船隻。
這時魏國已經有一個船隻在刮風送火的狀況下,已經抵抗不住,被大火燒的七零八落,幸好船上的士兵反應倒快,趁著火沒到自己身上,趕緊跳進了河中,遊向自己這方的其他船隻。
馮剛眼看對麵的魏國船隻馬上要用撞角撞了上來,手中的旗子一揮,手下的人得了命令,讓艄公全力往前一衝,兩方的船隻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巨大的衝力瞬間讓船上的人都有些重心不穩,人晃了晃才穩住重心,四處望去,其他的船隻也逐漸接近到一起,開始了接舷戰。
隨著接舷跳板落地的沉悶木質聲響起,兩方的人馬在船上廝殺了起來,隻聞得徑河上喊殺聲震天響,一個個兵士全然沒了站前的憂心驚懼,所有的精神全部用來思考平時受到的訓練,怎樣讓自己在這場戰事中活下來?這個信念支撐著他們。
其間夾雜著各種冷兵器相接的刺耳聲,凡是心智不堅定的,難免落敗丟了性命,然而在這戰場上活下來的,實力不是最重要的,運氣才是最重要的,閻王不收的人才能活下來。
此時馮剛與孫襄對峙了半晌,高手過招,誰能穩住,誰就能贏。
“我常聽師父說,薊州的師兄與我同是天分極高的人,不知今日一見,可能決出勝負來?別讓他老人家當自己教出來的徒兒成了笨貨!”話音剛落,馮剛拔出劍來,疾走幾步,迎麵砍向孫襄。
孫襄以刀相抵,二人僵持了半晌,最後都鬆了手後退幾步,不得不說,這對從未見過麵的師兄弟,真是棋逢對手,難分勝負!
然而二人都沒有因此有半分退意,反倒是鬥誌昂揚,在心裏都暗自立誌要打敗對方!
孫襄這次不等馮剛反應過來,提起大刀揮砍向馮剛,馮剛大驚,這一刀又快又狠,帶著一陣利風衝向自己,若是挨了半下,恐怕都要性命不保,於是隻好用劍順了一順刀鋒,先削了他的力度,接著二人你一招,我一式的打鬥起來,遠遠看去,刀光劍影的二人身影不時重疊,難分你我。
元洵一直守在後方,見前方趙國的船隻不斷敗北,不少艦船已經開始往回退了,於是趕緊命自己附近這些個船隻也跟著後退,以免出現己方船隻互撞的場麵,趙國的船隻不算多,本來定的在水上交戰也隻是緩衝一下,以免岸上的軍隊負擔過重。
待到退到岸邊後,魏國的軍隊也跟了上來,然而李峰在岸上一斤把布局、陣型擺好,魏國的軍隊沒有占到一點兒便宜,盡管奮力一搏,但是仍沒有成功占據江夏的港口,水上一戰,雖然自己這方船隻頗多,但是損失也不少。
魏國的軍隊隻好退回漢口,改日想辦法再戰。
剛才艦隊撤回的時候,元洵不見馮剛,細問了許多人,才知道原來是被孫襄給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