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消失的18號車廂(1 / 2)

來往中國和俄羅斯的交通方式有很多,固然乘坐飛機的時間最短,也最便利,選擇乘坐火車的人還是不在少數。雖然乘坐的時間較長,但沿途可以領略美麗的風景,循序漸進的感受別樣的異國風情,受到很多行程寬鬆的旅客青睞。

代表中國火車客運整整一個時代/的綠皮車,是中俄陸上客運的主力軍,k19國際列車從北京出發,通過東三省到達俄羅斯,途徑天津、唐山、山海關、沈陽、四平、長春等國內重鎮,到達國內最後一站——滿洲裏後進行車輪,車架的更換與通關簽證。

列車過了沈陽,窗外開始漸漸放亮,蜿蜒穿梭在延綿不絕,白雪皚皚的山峰中,與秋季窗外五彩繽紛的秋色不同,此時一眼望去,白茫茫的山峰連成一片,高大的樹木上掛滿了鬆軟的積雪,零星出現的農房在車窗中快速向後方閃過。這些雖然也是難得一見的雪景,但多少還是讓車裏的乘客略感失望。

18車廂位於列車尾部,與其它車廂相同,內部被分成了若幹小隔間,每個隔間有兩張臥床,窗前有一張小桌和一個座椅。坐在18車廂第5隔間內的張海東是一個臉型方正,身材高大的退伍軍人,退伍後一直在天津做皮草生意,每年秋初都要親自去俄羅斯進一些皮草,往年的生意平平,誰知今年冬天整個北方都遇到了極寒天氣,更有報道說今年的寒冷天氣要較往年多持續一個月的時間,這使得皮草市場變得異常火爆。他決定趁剛入冬,再去俄羅斯進一批搶手的皮草,爭取過個豐收年。

但此時的張海東卻高興不起來,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卻還不見有販賣小吃的過來叫賣。他躺在上鋪,摸著肚皮抱怨著“都說k19的服務不錯,可這次他娘的是怎麼了,連個吃的都送不過來。我的肚子從昨晚開始就叫個不停,要是再看不到吃的,哼,我估計我到不了你們老毛子的地盤兒就歇菜了。”

坐在張海東對麵的是一個高鼻子,棕頭發的俄羅斯英俊少年,年紀十**歲相仿。正在欣賞著窗外的景色聽到上鋪的話,便轉過頭來笑著說“張大哥,你都已經叫了一路了,可我讓你吃我帶的東西你又不吃。要麼我幫你去餐車買點吃的?”

張海東慢慢從床上坐起來,衝著少年擺了擺手“不用了,那些玩意兒我不愛吃……我說小薩啊……”

“我叫薩沙……”

“嗨,不管什麼沙吧,你不是說你在北京讀了兩年書了嗎?我看你中國話說的倒是挺地道,沒想到你飲食習慣也隨俺們漢人了?你瞧瞧你帶的那些吃的,油餅,麻花……竟然還有烤鴨……你們老毛子喜歡吃這麼膩的東西啊。”

“嘿嘿,怎麼說也是北京的特產嘛,帶給爸爸媽媽吃的。”

“那俺就更不能吃了。小薩啊,你應該知道你們俄羅斯的一種食物吧,一種餅,就像中國的餡餅,有甜有鹹很多種口味……我上次吃的是一種像豬肝一樣的,非常好吃。”

“……你說的是不是歐拉季益,我們的一種傳統美食。有的是豬肝,牛肝,還有節瓜,蘋果等很多種味道的。”

“對對,就是叫這個,挺奇怪的名字。”

“你是在等著列車員賣歐拉季益?”

“上次我就在這趟車上吃到的,真是好吃。這次是怎麼了,一次也沒過來賣過。唉,我老張怎麼想吃這麼一口都吃不上啊。”

“原來是這樣,那有什麼好沮喪的,你可以去我家,我媽媽做這種美食最拿手,除了歐拉季益,還有布林餅,漢堡排,羅宋湯。都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