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揚坦言舊時恩仇
蘇嶺密殺催歸使者
呂揚答道:“少爺已經出了城,去瀛州赴任了,特意讓屬下留下等候候姑娘出來,少爺有句話讓屬下轉給姑娘,說是,不論過去與將來,青月感謝阿憂今日一諾。”
莫憂苦笑,呂揚連稱呼都沒有改,看來是一字不更的把青月的話轉述給自己,點點頭,輕舒一口氣,隻要青月平安離去,不枉自己冒險進宮,亦不枉自己留丁謂一命。
莫憂問:“呂侍衛,不追隨青月去瀛州嗎?”
呂揚搖頭:“少爺有令,讓屬下留下守著相爺,跟隨相爺。”
莫憂微微皺眉,青月啊,你倒底還是放不下心,怕我一時心狠,又將他殺了,你既小看了我莫憂言出必諾,也小看莫憂一身本事,我若真要殺他,區區一個呂揚又豈能護他周全?
呂揚卻在她微皺的眉宇間看出她的心思,補充道:“少爺說,相爺之罪,縱然朝廷輕判亦難全赦,必定遠貶,離京千裏,路途遙遙,相爺乃文職之員,不善刀劍,讓屬下跟隨左右,料理起居。”
呂揚將話說得十分周全,不露痕跡的化解了莫憂的疑慮。
莫憂輕“哦”一聲,也不理他,徑直前行,忽又想起一事,回身冷笑:“呂侍衛對丁謂,可算是忠心耿耿啊。”
呂揚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莫憂又道:“說起來,我倒是想起一樁事,要感謝呂揚救命之恩。”
呂揚一怔,很快麵上一訕,苦笑道:“姑娘好眼力,好記性。”
莫憂冷笑道:“非是我好眼力,而呂侍衛好眼力,竟然一眼就認出了我,不過,呂侍衛一片仁義心腸,假裝不識,竟將我這殺害朝廷大臣的欽犯放出城去,以致於我留命至今,實在是呂侍衛之恩哪。”
呂揚輕嘆一聲,道:“姑娘既然提起舊事,呂某不妨實話實說,呂揚到丁府為侍衛,是因為丁謂於我有仇,先帝時,丁謂任吏部尚書,利用權力,任意罷免官員,其時,我叔父呂美夫任承旨司禮房領事,叔父一生苦儒,寒窗數十載,方得一功名,至兩鬢斑白才熬至禮房領事,俸祿微薄,僅限養家,隻因歲末不曾納供丁謂,被他辭退,叔父歸家返鄉後,氣悶鬱鬱寡歡於胸,憤憤難平,不多久就臥榻不起,數月後即命歸天攸,嬸母送葬之後,亦追隨而去,叔父無子,唯有一女,遠嫁僻壤,不在膝下,故待我勝似親生,我得訊後,便立誓為叔父報仇。”
莫憂道:“你要殺丁謂?”
呂揚搖頭:“非也,丁謂雖然害我叔父致死,但是他亦有功於國家,我到開封時,先帝正黃榜昭然封賞於他,丁謂之才,若用於國家,是社稷之福。”
莫憂沉思問:“你說的是‘一舉三得’之事?”
呂揚點頭道:“正是,丁謂有才,七竅玲瓏,殺之可惜,留之可恨,他當年以權勢相壓,逼退我叔父,我亦讓他退位就是,若說我叔父之死,唉。”他輕輕一嘆,黯然道,“也是儒生之品格,清高、骨硬所致。”
莫憂默默,呂揚的話還是很公正的,緩緩問:“所以,當你知道我要殺丁謂的時候,你一邊反對,一邊支持。”
呂揚遲疑的點頭,道:“可以這麼說,不過,事有起源,我初到京城時,首先去的就是開封府,一紙訴狀,請求府尹上啟皇上,不料開封府的陳彭年竟叱我為刁民,將我杖責四十,趕出府外。”話剛此處,他略略一頓,苦笑一聲,抬眼看了眼莫憂,繼續說道,“如此,你該明白了,當你夜潛開封府殺了陳彭年,我心裏是很高興的,因為你也算是為我報了仇,城門監察,我自然要放行。”
莫憂冷冷笑道:“那麼,刑部怎麼會去查淩府呢?隻怕也是你透的口風吧。”
呂揚訕訕一笑,答道:“不錯,實不相瞞,我原意就是要逼蘇嶺代你出頭,或者聯動工部,扳倒丁謂,不過,事情轉變在我意外之外,你離開了淩府,也沒有去殺丁謂,後來我才知道,你抓住了皇陵這個機會。”
莫憂隻笑不語,呂揚猶豫片刻,道:“丁謂曾說姑娘狡如白狐、靈如白狐,其言不虛,姑娘不動幹戈,輕易扳倒權傾天下的晉國公,智慧超群。”
莫憂心口一窒,悶悶不快,問道:“丁謂如今下獄,生死未卜,縱然不死,也定是遠貶州郡,你的仇也報過錯了,為何還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