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原來唐采華見舅父並沒有立即答允親事,心中很是不快,回到房中,上官惜時也啐道:“做姐姐的張了這個口,主動提親,他倒是上了臉,咱家華兒哪裏配不上他的女兒了,我看分明是怕我唐家搶了他的家產,他就這一個女兒,不管嫁到哪家,這和義山莊最終都是人家的,嫁給華兒,好歹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竟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瞧他閉眼以後怎麼向祖宗交代。”說罷,仍不解氣,指著唐采華罵道,“你也恁不爭氣,你平時花花腸子一把一把的,把那些個不三不四的女子哄得圍著你轉,甩也甩不掉,怎麼在你這表妹麵前就笨得象頭驢了,你但凡使點心思,將她迷住,但若有一天,叫她死心塌地的跟著你,那時候,才顯著你的本事,為娘我也不用去求著看你舅父的臉色了,反倒是他求著把女兒嫁到我唐家來,也叫為娘我出了這口惡氣,扳回這個麵子。”

直將唐采華罵得麵紅耳赤,恨恨的拂袖而出,唐岐之嘆道:“你責他做甚,他一強起來,又難收拾,我看這門親事,還需從長計議,我也打聽來,這些年舅弟不甚管事,大半倒是雁兒打理,我瞧雁兒這丫頭也不是個聽人擺布的,這事兒,除了提親說媒,還是讓華兒自己多花心思,事半功倍。”

上官惜春一肚子氣尚未消盡,唐岐之一插言,立即將矛頭對準了他,啐道:“你還好意思幫他說話,都是你生的好兒子,正經事兒辦不好,就知道拈花惹草,你當年惹下一身孽債,那死丫頭的事,現在還沒了結,你看看你這個兒子,活脫脫就是當年的你,怪不得人家不願結這門親事,隻怕是相子先相父,生怕嫁過來之後,咱華兒再改不了他那吃屎的毛病,委屈了人家女兒。”

一頓話奚落得唐岐之老臉通紅,一語不發,扭頭坐著。

再說唐采華生了悶氣出門,剛進園子,就見上官秋雁如雲霞一般裊裊飄來,頓時就看癡了,上官秋雁早已聽說了姑姑在席上提親,被爹爹拒絕一事,爹爹的心思,她也能猜出幾分,一則是看不上唐采華不學無術,二也是不喜歡唐家堡在江湖上爭紛不斷,暗想,爹爹的想法有道理,他沒有應許親事,正中我意,不過,我倒是可以從唐采華嘴裏多打探些江湖事情,甚至借他之力,跨出第一步。

上官秋雁轉劧ブ彌卸崠幟思,遠遠的見唐采華癡呆模樣,心裏已啐了幾口,麵上卻微微笑著,不閃不避,竟迎了上去,柔柔彎腰行禮,道:“雁兒向表哥請安,表哥站在樹下,是否迷了路了?”說著,似笑非笑,眉角含情。

唐采華聞聽此言,更是魂魄悠悠,話也說不出來了,上官秋雁盈盈笑道:“表哥要是不嫌棄,雁兒就陪表哥走走,看看這園中景色如何?”說著,斂裙前行。

唐采華心中狂喜,激動得連聲稱好,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後,上官秋雁笑容如花燦爛,邊走邊做講解,唐采華初時隻是不住的應聲,慢慢的拾起風流性子,美兒就在眼前,怎麼肯惟惟稱諾,搖頭晃腦的應答,上官秋雁見時機成熟,試著問起唐家堡與江湖上的事,美人問話,豈敢不答?唐采華開始顯擺吹噓,話中亦無避諱,將所知之事盡數道來,如三幫四派、俊傑名流之類,其實有幾件是他唐采華知曉的,不過都是聽唐岐之與葉策說的,他所知的,不過是些雞鳴狗盜、男盜女娼之下賤事兒而已。

上官秋雁從未出過和義山莊,因為上官惜言的囑咐,黑白二老也極少告訴她外麵的事情,每次她纏著問起,總是一言帶過,但她多多少少也從下山買糧的屬下口中得知了一些零碎,屬下為討少莊主歡心,編得花哨神奇,這使得她越來越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幻想,不過她年紀太小,又有眾人盯著,實在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