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去北極的船夫(1 / 1)

阿豹做出一個不要打斷我的手勢說道:“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地處北極圈內,總麵積6.27萬平方公裏,相當於台灣群島的1.74倍。1194年,北歐海盜最早到達這裏。1596年6月,荷蘭探險家巴倫支再次發現。島上冰天雪地,山勢崢嶸,船員們被雄偉奇異的景色驚呆了,於是稱之謂“斯匹次卑爾根”,意即“冰原上的尖峰”。後來發現群島有豐富的磷灰石、石棉、煤、鐵、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資源和極地生物資源。”

“這和我去北極有什麼關係?”岑晨不解的問道。

“不要打斷我,聽下去。”阿豹接著說道:“為這片“未歸屬的新領土”,列強們你爭我奪,直到1920年在巴黎和會上由18國簽署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條約》(即《斯瓦爾巴條約》、《斯瓦爾巴德條約》),作出規定,挪威對該群島“擁有完全和絕對的主權”,當然根據“利益均沾”原則,幕後還有權利和利益的交易。1925年7月1日中國參加了該條約,成為斯瓦爾巴條約的51個締約國之一。該條約其中有這麼一條:各締約國的公民可以自主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活動。還有科學考察、旅遊等活動。

代表中國簽字的是北洋政府。據說當時的北洋政府和法國有些某種交易,而法國從利益交換考慮,邀請中國也參加簽訂這個條約。還據說,北洋政府並不了解實情,稀裏糊塗地在上麵簽了字。

70年後的1995年,一個中國的探險家想到位於北極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拍攝,但是挪威的簽證隻有三天,他們一籌莫展。當問到群島總督,路途遙遠,怎麼節省時間。那總督大笑:你們中國也是條約的簽字國,因此進入這個群島不需要簽證。中國人這才發現,中國人還有這麼個“特權”,當然那個探險家就是我的那個前輩。”

“哦。”岑晨弄出一副一切都懂了的表情。

“明白了?”阿豹問道。

“不懂!”岑晨笑了笑,道:“不過大概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說我可以前去那個什麼什麼島是吧。”

“是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我們中國人可自由出入,進行旅遊、考察。當然,必須是非軍事行為。”阿豹解釋道。

“去了那個島又怎麼樣,據我所知,所為的島可都是臨海啊,既然臨海沒有結冰那就表示距離北極還有一定得距離,那段距離怎麼辦?”岑晨很聰明,馬上想到了問題的重點所在。

“這個也就是我剛才詢問我哪個前輩的原因。”阿豹解釋道:“據我那個前輩說,他先後去過幾回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那裏的人有一種工作,就是船夫。”

“去北極的船夫?”岑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