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我懂了(1 / 2)

第654章我懂了

這些事情跟胡飛沒什麼關係,戰略都是上麵製定的,而且接下來這些計劃也都是普通人的計劃,不過唐國龍那裏已經說了,第二艘運輸艦已經基本快完成了,跟第一艘運輸艦還是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設計的體積之類的。

因為之前完全都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對象,所以現在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第二艘運輸艦采用扁平形式的設計,沒有第一艘運輸艦那麼高,但是寬度要比那個寬。

主要是保證運輸力量的同時,還要維持整體結構強度,另外還要考慮流體力學,不得不說,新的靈力的出現,導致現在的發動機強度推力等等反而已經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這就好像當年的新世紀之初,電腦剛出現的時候,那些研發軟件的,需要考慮硬件能不能支持,但是等過了十幾年之後,研發軟件已經不需要考慮硬件問題了,因為硬件已經遠遠超過了軟件的需求。

隻要你研發出來軟件,就有足夠的硬件可以帶動起來。

而現在就是如此,發動機引擎現在一下子變得太過於強大,所以設計的時候,幾乎不用考慮發動機動力夠不夠的問題,隻需要考慮,這樣的設計性價比的問題就可以了。

因為運輸艦現在設計出來的要求是充當類似於大型郵輪一樣的存在,現在世界太大了,輪船的速度因為水的問題,不可能像是飛機這樣飛的這麼快。

即便是運輸艦維持1馬赫左右的速度,橫跨現在的太平洋也不過就是100個小時左右,不到4天的時間。

這比原來20天左右的貨輪的運送時間已經快多了。

基本100個小時可以飛到全世界各地了,所以,現在這運輸艦就充當原本的貨輪,雖然這運輸艦是比原本的貨輪要更加的昂貴。

但是對現在的中國來說,這個成本已經不是問題了。尤其是大規模的建造成本比以前要下降許多,主要是一些模塊建設的時候,人工的實力比以前要強多的。

並不是說使用人工似乎就倒退了,以前都是機械化,現在人工看起來似乎是退步,但是實際並不是這樣的。以前使用機械,是因為機械效率更高。

但是現在人工比機械效率更高,尤其是一些重物運輸,以前機械還必須要開叉車之類的,現在這些東西,隨便一個法決就可以解決。

而人工操控法決同樣異常的靈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工的效率更高,所以建設成本反而降低了不少。

加上原材料的價格勢必要降低,所以這運輸艦的成本也沒那麼高,其實以前的飛機使用成本都是能源成本比較高,而且飛機以前的價格也是因為裏麵的研發成本太高了,而這些研發成本對國內來說,幾乎相當於沒有。

所以這都不算是什麼事情了,按照唐國龍他們的計算的話,等第二艘運輸艦完成的時候,這些運輸艦就會直接對外界公開了。

國內的大飛機現在雖然在全世界充當主要的運輸力量,不過這些飛機的性價比相對而言比這運輸艦來說要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