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泄露(2 / 2)

按理,錢原的任務是可控核聚變的相關數據,為什麼走的時候帶走人工智能的源代碼呢。

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據他了解,可控核聚變,並不是中院相關部門研發成功的,中院係統內,並沒有可控核聚變的資料,而為了完成任務,提前退休,好好的去國外享受餘生,隻好用人工智能源代碼來代替可控核聚變的資料,畢竟相對而言,他們的作用,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巨大的。

按理人工智能的源代碼並不會這麼輕易的拿到,可能是他的運氣比較好,也可能是意使然,因為最近他接到了一個科研項目,那就是重組人工智能。

所謂的重組人工智能,就是在源代碼的基礎上對人工智能源代碼進行改編,就好比手機的安卓係統一樣,開放源代碼,在源代碼的基礎上個性化,從而全方位的提升安卓係統的更智能化。

因為人工智能是空間科技的產物,所以為了中院化,國家化,上麵做出了這個決定,而負責這個項目的人選就落到了錢原的身上。

不要以為錢原有著諾貝爾物理獎的頭銜就認為他專注於物理學,其實不然,錢原可以是一位全學科的人才,不管是在計算機,還是化學領域,都有著不凡的成就,要不然也不能成為中院的副院長。

人工智能源代碼的泄露事件,給華國高層敲響了警鍾,華國的科研人員百分之五十以上都出國留過學,這倒不是因為這些科研人員崇媚洋外,而是因為在科學領域,華國的起點還是太低了。

縱觀近代百年曆史,所有的革命性的科研成果,沒有一項出自華國。

現代工程學的奠基者,牛頓,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者愛因斯坦,工業革命的代表性人物瓦特,文哲學的先驅者伽利略,都是出自西方國家,哪怕是現在整個世界的科學走向,還都是在這些偉大科學家的理論基礎內精細化而已,可以西方國家在科學領域有著得獨厚的優勢。

為了快速的發展華國的科研事業,出國留學也成為了必然,畢竟古人留給華國的隻有儒家學的傳統文化,並沒有前沿的科學文化。

所以很多大學生,博士生,出國留學,待到學成之後,才回國效力,但並不是所有出國留學的人才都會回國效力,這也使得了華國人才的嚴重流失。

麵對這一尷尬局麵,華國**對於回國效力的人才,往往都會很重視,在經過審查後,都會得到重用,當然這裏指的是有著真才實學的人才。

錢原的回國,有關部門就對他進行過審核,同時也對他在海外的經曆進行了核實,可能是因為他的諾貝爾獎的頭銜,相關部門對於他在海外的經曆,審查並不是太嚴格,所以也造就了如今人工智能源代碼泄密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