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嫁人(1 / 2)

高小鵝坐著驢拉的平板車,隨著老爹,一家人搬到這個叫中唐的村子。一路上她對什麼都好奇,指指點點的動個不停,小嘴巴巴的問這問那,都快把的親娘給煩死了:“你這丫頭,哪來那麼多的精神啊,你就不能安靜一會嗎?”

要來從新安家過日子的村裏,聽說大部分人家都姓唐,唐姓人家是這個莊子的老地丁。

還聽說了唐姓的人家還真不少,前後有好幾個莊子都是唐姓的人家,都是以姓命名的,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莊子。

聽說唐姓祖先們自從占據了這個地方,就以地理位置的不同來給莊子命名。因處於中間的位置,被命名為中唐。

還沒到地方,就能看出這個圩子很大,東西縱向定居,東西的長是南北的兩倍。有兩條路橫穿莊子,四周有一丈多寬的圩溝,溝的裏麵是一丈多高的圩牆。

圩子有兩條橫穿出村的大路,路口設立了四門。天下不太平的時候,到處鬧土匪,門上都設有崗哨,負責一村的防護。一家人都感覺這裏很安全,就連進村子,都費了好多口舌,說清楚了身份,才讓進來。

高小鵝來這村子的這年也才有十歲 . 她太小,還不懂事,不知道她的老爹高驢頭在老家不知道犯了什麼錯,實在待不下去了,才帶著婆娘和一雙兒女,投奔遠房親戚的親戚,才來到這裏的。

本來打算試著過一年看看,到底怎麼樣。結果住上兩個月,感覺這裏的村民都比較淳樸、厚道。就決定長期住下去。

親戚的親戚幫著花了不少打點錢,又以幾十塊大洋,從一個包姓老絕戶的手裏買了十幾畝薄田,用來養家糊口。

開始是借住在老圩主的閑置的牛棚裏,一家四口人勉強地度過了頭一年。高小鵝第一次見到了這個人人都稱老圩主的長者,根本就是善良可親的人,一點架子都沒有。

高小鵝的老爹有混世的手段,沒幾年的功夫,就買了塊宅基地蓋了幾間土坯房,日子過得還算不賴。

剛剛到十五歲的年齡,高小鵝就被家人撮合著,和左邊的第四家的被稱為親戚的表哥唐巧訂婚了。哪怕她什麼也不明白。隻記住她娘的一句話:“每個女孩都這樣,到了這個年紀都要到人家去過日子。”

她從娘那裏得知表哥唐巧,不是唐家的親生,六歲時是隨母親討飯過來.她的娘就是厲害,整天坐在家裏,就能打聽到莊子裏所有事。

唐巧現在的爹在莊上很有勢力,因為年過半百未有親生,就收留了唐巧母子,指望唐巧的娘能給生個一男半女的。來延續他們家的香火。

結果是唐巧躺在單薄的被窩裏親眼看著娘親、被稱為幹爹的人折騰了一冬天,也沒弄出個結果來.

最後唐巧的親娘還是被幹爹的原配老婆給趕走,隻留下唐巧當作兒子,那時候他還小,親娘走的時候,他傻乎乎地站在那,該怎麼去留戀。

從此以後,唐巧就沒見過親娘,也不想親娘。說心裏話,連怎麼去想都不知道。高小鵝感覺唐巧實在是可憐。等將來在一起過日子,一定得好好疼他。高小鵝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喜歡,還是鍾情什麼的。隻是處於母性的保護罷了。

老唐家的好吃的,便成了他的親娘。時間久了,親娘的模樣再也記不清了,就像早晨的霧從唐巧的眼前慢慢地散去一樣。

按照習俗,定了親,就該算是成人了。唐巧的爹媽時常催著兒子,時不時的過門去看看,找找活幹幹,慫恿著兒子和高小鵝多親近親近。

特別在沒人的時候多和人家姑娘聊上幾句,要多多表達一下自己對她有多愛慕。唐巧雖然不懂什麼是愛戀,他知道聽爹媽的話,準沒錯。

小鵝就像她的媽媽一樣,整天坐在屋子裏。開始她待不住,老是往外墊圈,可折騰半日後回來,坐在床上就喊腳疼。她隻能抱怨起自己的母親:“娘,你也真是的,幹嘛把俺的腳裹成這樣,連走路都難。你叫俺以後怎麼過日子啊。”

“那還是為了你好,做女人嘛,就是要安安靜靜的。”她的娘說。

“安靜有什麼好,真是的。這個莊子裏的大大小小的丫頭,俺就沒見一個裹腳的。人家也不過的好好的嘛?”高小鵝大聲地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