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搬遷(1 / 1)

中集沒有辜負二叔的重托,十天後,搞了一個為了方便生產的 大計劃。

莊子東邊三四裏外的地方有千把畝土地,屬於中唐莊子的,由於耕種不起,常年撂荒,**一直提倡開荒種田。

中集正好抓住這個機會,向村部提議,在那裏建一個小莊子,遷移一部分願意去開荒的村民。

條件很可觀,開荒種地還給一定的補貼。

老鵬頭家經過一番商量都讚成去。特別是老鵬頭夫婦,心裏都有一塊心病,真怕哪天中集犯渾,再來招惹滿智的媳婦,讓滿智知道的話,後果都不敢想。

正好現在能盡快地舉家遷走,離中集遠遠的,讓他別再招惹自己兒媳婦。

有些事情一旦被誤會,也許永遠不知道它的真相。

所以他們家作為第一個遷移戶報名。隨後跟去十幾戶人家,都是家裏和莊子上相處不來的人,性格上比較孤僻的人家。

楊華家也報名了,去了半個,二姐帶著大兒子和小女兒楊華,三口人遷移走,留下楊華的爹和小哥。

十幾家人很快就組織了個小隊,由村裏指派一個叫唐清明的人當小隊長。

中集的辦法既解決了生產隊的生產麻煩的問題,也幫助二叔解決了在莊子上難做人的辦法。可謂是一舉兩得。

為了感謝二哥的幫忙,滿智不顧單位個別人的反對,將大哥集中給弄到了廠子裏。

集中原先在混窮的時候,無意中撞進了國家油田隊伍裏,和著名的人物‘鐵人王慶喜’待在一起,到處鑽井找油田。

親眼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累趴下。好容易幹了四五年,覺得沒什麼盼頭,隊員們一個個不要命的幹勁,嚇得他幹脆一尥蹶子跑回了家,死活不回去了。

在家呆了幾年,一直混不上個媳婦。好容易莊子上來了個年輕的小寡婦拉扯個四五歲的小丫頭。

好事的人就攢合著那對母女兩到了集中家,和集中湊合著過日子。

集中是個變態的玩意。光是折磨小寡婦還有情可原,竟然動起了歹心,對不諳世事的四五歲女童下起了魔爪。

小寡婦看到後,拚著命和集中撕扯開,一陣胡抓亂撓,弄得集中滿臉血條。

一氣之下趕走母女兩個。

從此臭名遠揚,婚姻再也與他無緣。連莊子上的婦女見到他都遠遠地躲開,好像躲著瘟疫似的。

集中被人看不起,隻能每天喝著弟弟弄回來的酒,來排解自己的鬱悶。

時間長了,嫣然一副酒鬼的樣子。

人還沒到,三丈外就能聞到酸酒的味道。

加上父母不問事,自己又不衛生,全身上下衣服,要不是有四季熱冷更替,從穿上身就不見脫下來過。

晚上睡覺和衣一臥,第二天起床都很方便。不管棉衣還是單衣,都像抹上一層油灰似的,看起來像是炸油條的老板。故此人送外號‘小油條’。

繼承他老爹的衣缽。他老爹在沒幹社長前,是靠炸油條養大他們兄弟兩個的。是個實實在在的‘老油條’。

集中到了滿智的廠子裏,那家夥,翅膀硬的,仗著弟弟是科長,幾乎是咋著膀子走路。橫的狠。滿智是個科長,他是科長的大哥,他好像是個處長似的。

加上安排的是個車間主任,負責生坯生產,好家夥,看把他得瑟的,說起話來,就像個大廠長。誰也不敢招惹他。

更別說那些手下的工人了,巴結都怕來不及,天天跟前身後捧著,奉承著,每個月下來,還要第一時間、從那點被汗水浸濕的薪水裏、拿點出來買上一包‘華新’牌香煙敬上。

偶爾還能收到兩瓶‘伏牛’酒。好家夥沒到半年,集中混的比科長都滋潤,嶄新的中山服一穿,往那一坐,手裏端著竹子編護的玻璃杯子,杯子裏漂著上下遊走的紅茶。真像個廠子裏退了休的在職顧問。

一天,同宿舍的人發現集中神秘將滿智找到一旁,好像說些比較嚴肅的事情,第二天,滿智跟廠長請個假就回家去了。

這一回去,從此就斷送了他自己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