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莊子的思維,則是去除了治國部分,隻保留修道,超脫逍遙的部分。
但孟子的儒家思想,其實和老子疏通同歸,也是用來治國的,而並非超脫世間。
孟子和孔子一樣,都喜歡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儒家思想。
故而孟子和莊子,這儒家和道家分別的第二人,二人圍繞是否治國問題,思維差距巨大。
而莊子喜歡辯論,自然免不了點評儒家思想,並說了一些很不客氣的話。
孟子一心繼承孔聖之道,致力於用自己的學術,讓世間化為他心中,理想的儒法國度。
這個理想極為宏大,孟子終其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絲毫都不敢鬆懈。
而且孟子豁達,也不喜歡和人進行,一些無所謂的辯論。
再加上當年道家教主,曾經有恩於儒家教主。
故而對於莊子對儒家,一些非常尖銳的言論,孟子並不會理會。
故而這二位聖人,哪怕是崛起於同一時代,但在史冊之上,對沒任何的交集。
二人如同兩個平行線,同時劃破了夜空,點亮了整個戰國時代。
……當沙特使者,將這些兩千年前的曆史,非常有條理的,梳理了一遍自後。
北國滿朝文武百官,無不恍然大悟,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此看來,公主陛下的觀點,其實的錯誤的。”
李公公的聲音,隨風響起:“莊子和孟子二人,雖然是同時代,二人卻沒任何交集!”
對於這個觀點,在場很多大儒,無不暗暗點頭,都感覺很有道理。
然而麵對眾人的否定,寧語嫣卻並不生氣,而是微微一笑,吐氣如蘭:“李公公、沙特使者,或許你們說的不錯,莊子和孟子二人,在正史的記載之中,的確沒有任何的交集。”
“但你們真能確定,這二位同時代的聖人,就沒有任何的交集?”
這……聲音落下,眾大儒一陣騷動,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雖說沙特使者的分析,並不是沒有道理。”
離老的蒼老聲音,隨風響徹全場:“但我如果是莊子的話,我一定會去見見孟聖,和他當麵交流、切磋一番!”
“離兄說的不錯,我若是孟聖的話,我一定也會去見莊子,和他聊聊天,彼此交流心得。”
李大儒的聲音,隨後想起:“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二位聖人,在曆史時間軸上,曾經有好幾次,都出現在一個地方。”
“所以我實在想不通,當兩個站在當世巔峰的強者,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之時,他們為何不見一麵?”
是啊!這話說的,很有道理!我看也是!眾人議論紛紛,都感覺二老的推測,應該有道理。
“或許你們說的不錯,但這隻是猜測,你們如何能證明,孟聖和莊子這二人,曾經真正見麵過?”
秦爺的不屑聲音,隨風滾滾而來。
這話一出,全場沉默。
“我也證明。”
然而一個聲音,卻打破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