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3 / 3)

“燒死他們+,另,結果我們還是不知道,羊羊和女俠到底去湖城做什麼?”

眾人對此都是麵麵相覷,紛紛猜得不亦樂乎。

當然,也有些黑子們不願意看到這一片和諧的討論之聲,開始了各種滿是惡意預測。

“嗬嗬,也不知道你們在期待個什麼勁兒,這電影為了弄噱頭,還特地把洛洋三歲的兒子都給拉了出來,八成是大人都黔驢技窮了,隻好找個可愛的孩子來拉人氣。”

“就是,警匪動作片,弄個什麼都不懂的三歲娃出來幹嘛,賣萌嗎!”

“八成是幾年沒出來演戲,兩個大饒水平不行了,隻好把兒子推出來頂缸。隻可憐這麼的孩,就要被父母硬拉著出來賣笑。”

對此,粉絲們當然奮力噴回去,可他們心裏其實也是有些沒底。

他們是相信自家兩位大神的實力啦,可他們的兒子確實還太,能有什麼演技?充其量也就是在電影裏客串個吉祥物吧?

不過古岩導演素來口碑在外,他拍的商業片極少有不紅的。這次的電影雖然題材上是老套的警匪動作片,可僅憑他、洛家夫妻頭頂的金字招牌,影迷們大多還是樂意買賬掏錢的。

至於洛家兒子,哪怕真的隻是個吉祥物,光憑他長得那麼可愛,他們也願意在大屏幕上見到他!

哼,那些黑子根本就是羨慕嫉妒恨人家的寶貝兒,比他們家的可愛一萬倍!

然而,等他們真的走進影院看完了整場電影後,什麼演技,什麼吉祥物,就統統都被拋在了腦後。

山下鎮學門口的錄取名榜貼出來有數日了,洛舒毫無意外地高居榜首。

也是到了快要參加考試的時候,他才知曉,原來文國各地的學府教育,除了普通的文化課以外,都會有些別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比如絲竹、比如書法、比如繪藝、比如戲曲等等,據還有許多各色各樣的偏門特色,不勝枚舉。

這讓洛舒感到十分有趣——尤其是在他聽,首都學府大都將繪藝或書法作為特色時。

不厚道地在心中為季澤所在的首都一全體美術老師點排蠟燭。→_,→

而洛山鎮的教學特色,則是素琴與陣何兩項。

作為曾今的一代才子,洛舒在年輕時也曾下過苦功,學習各種君子才藝。即便後來數十年的宦海沉浮讓他對這些技藝有所疏淡,可比起這個時代的很多人來講,也已稱得上淵博了,更別隻是為了應付一個學的入學考試。

當然,洛舒也沒有借著這些本不該留存的記憶,在一群學預備生當中耀武揚威的想法。本來嘛,所謂“特別班”優勢教導的這些,他早就會了,實在無意再學一遍了,所以對於那些考題,洛舒完全沒把正確答案往上寫。

隻是即便再低調,他也實在無法欺騙自己的智商,寫出一如季澤來信中那樣的遣詞造句來。

於是,在所有主觀題的回答中,不論正確與否,隻看他明顯比其他人更為流暢的表達和清晰的邏輯,就讓老師們認定了這是個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