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1 / 3)

喵喵喵喵喵黑喵叫三叫,惡靈退散~~“哈哈哈,我洛承門憋屈了幾十年,如今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老爺子越想越高興,擺著自己最慈祥的表情,低頭看向洛舒,“乖孫啊,以後拜爺爺做師父好不好啊?拜了爺爺做師父,這幾個就全是你師兄,都要疼著你!他們的徒弟就全是你師侄,都要敬著你!”

洛舒:“……”這拐孩子的語氣是怎麼回事?

一眾“師兄”們,表情不一,大概是沒料到老爺子會這麼不走尋常路,都有些沒反應過來。唯獨洛洋立刻就就發現了老爸要出幺蛾子,生怕自家兒子真接一句“好!”,那以後自己豈不是要喊兒子作“弟弟”了?心裏一急他忙開口阻止:“爸!要是讓舒舒拜你為師,這輩分不就亂了!”

奈何老爺子根本看都不看他,隻顧著自家的漂亮娃娃越瞅越喜歡:“你閉嘴,我是門主,我定的就是輩分!舒舒以後要記得喊爺爺我‘師父’,至於話的這個,哼,以後叫他‘五師兄’就行了!知道了嗎?他老婆是你六師姐。”

躺槍的莫琅:“……”關她什麼事兒?

閉嘴的洛洋:“……”挑唆兒子不認他,這真是他親爹?

洛舒心裏還在因為自己這與上輩子一模一樣的體質,而被無數個“臥槽”刷屏,這位想一出是一出的爺爺,頓時把他驚得思維有點跟不上。猶豫地看了看自家爹的苦瓜臉,他下意識認定,討好的對象是必須爺爺:“爺爺師父!”

“哎!乖徒弟!”洛老爺子立時被這甜甜的聲音給征服了,笑得見牙不見眼,忍不住就低頭衝洛舒白嫩嫩的臉親了一口。

洛洋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挽救一下:“爸……”

奈何他剛開口就被老爺子嗆聲打斷。

“我想要個好徒弟想了整整四十多年了,總算等到了乖孫!你子自己落跑了就少來管門裏的閑事!去去去!一邊兒去,別在你老子我麵前礙眼!”再轉頭看向懷裏的洛舒,他立刻又笑出了一臉褶子,“老真是待我洛氏不薄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他幾人見自家老師心意已定,也懶得費唇舌去勸。橫豎隻是個稱呼,反正被搶了兒子的苦主都已經不出什麼了,他們還有什麼好計較的?於是紛紛上前道賀,把原本要給“師侄”的見麵禮,統統改口成了“師弟”。

“恭喜老師!”這是二師兄武繚,他把自己準備的純金鎖片輕輕往“師弟”脖子上一掛,便幹脆離去,臨走不忘拍了拍自家五師弟聊作安慰。

兒子一秒變師弟什麼的,哈哈哈真是駭(xi)人(én)聽(lè)聞(jiàn)哈哈哈!

於是一個接著一個,四個師兄弟,每人離開前都不忘兄弟愛地“安慰”了洛洋一下。最後過來的是莫琅,她眼含同情地親了洛洋一口,抬手給自家老公壓了壓頭頂的呆毛,然後把人牽走了。

臨去前,洛洋還轉頭想對自己老爹什麼,可終究還是動了動唇沒開口。

算了,作為一個孝順兒子,還是別去在老爸興頭上潑冷水了。既然兒子資質這麼好,大概,真的,不會有啥問題的,吧?至於兒子總是摔……的事,洛洋看了眼正乖乖窩在自家爹懷裏的“師弟”。

叛徒!自求多福吧!哼。

知道洛舒正是滿腦子悲傷,他乖乖的是因為他其實已經徹底傻了。

盼了四十年……

這比起他上輩子的師父隻多不少啊!

而想到上輩子……洛舒隻想掩麵而泣。

悲劇果然都是用來重演的。

上輩子,洛舒還叫洛子修,他曾聽自家父母起過兒時的事。他師父找到他時隻了一句話:“皇不負有心人!終於讓老夫有生之年尋到了個根骨極佳的好苗子當徒弟!”

然而事實證明,師父他老人家想多了。

洛子修習武,內功進境極快,區區二十七歲就達到功行圓滿,三十六歲突破極境,三十九歲悲思過度走火入魔後,好容易被救回,卻又在年僅四十一時突破了被譽為武學頂點的極坐忘境,達到了無數人幾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也僅此而已了。

他師父為他惋惜為他找治愈的法子,念叨了整整一輩子。

活過了一整輩子的洛舒有些明白,當年師父的“總能找到辦法治好你”,就是個自我安慰罷了。

這毛病生的,最多也就是改善一些,沒得治。他也曾見過不少人,或單腿會站不穩,或過獨木時會左搖右晃,都是與他類似的情況。隻是這些人大多不比他那般嚴重罷了。

當年的大雲國,四十一歲達到極坐忘境的洛子修,人稱下第一,可直到他死,也沒人見過他出手。

人人都,左相人品貴重,即便與人相爭,也從不以武壓迫,卻不知,洛舒那一身內力除了威懾以外,基本沒有任何實戰作用。

練套拳都會自己跌跤的人,根本沒法跟人動手好嗎!哪怕憑著他深厚的內力,不可能跌死也不可能被打死,可真要眾目睽睽之下一跤跌下去,麵子丟光了還不如讓他去死……

而!如!今!

總覺得他的爺爺會成為另一個師父。

這麼想著,洛舒忍不住在內心流下了一滴同情的眼淚:爺爺師父,你保重!

……這真是個令人悲贍預福

其實真要其洛舒的平衡感有多差,倒也不見得差到影響正常生活的地步。

若以他上輩子為準,等他長大成人後,日常行動間已能與常人無異了——隻要別走速過疾,情緒過激,之類的,嗯,就校

可偏偏,他出生的家族家訓是“文武兼修,德才兼備”,他所在的社會推崇的是“文科安邦,武可定國”,越是地位崇高家世驚饒世家大族,對此就越是講究,尤其是在他出仕後,朝中那些隻學文或隻學武的,往往是從底層拚搏而起的,背後也時常會被那些自視甚高的世家子弟嘲笑一句“窮酸”或是“莽夫”。

於是,他三四歲的時候,家中父母就尋來下聞名的博學大師來給他啟蒙,馳名武林的隱世高手來教他習武。

直到他成年,他才擺脫了習武這個巨大的人生陰影。

如果用他前些在家裏書房看到的書名來形容此事,那就是:悲劇的誕生。

嗬嗬。

.

洛老爺子一個人坐那兒興奮了半,才終於漸漸冷靜了下來。

見懷裏的孫子還兀自發著呆,他就直接抱著人走出屋外,正看到師兄弟幾個站在亭邊著什麼。

“咳!”洛爺爺整了整臉色,嚴肅地邁著方步走過去,沉聲道,“雖然門裏多是信得過的,可今日舒兒這事,你們還是莫要跟人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