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鑼鼓依然,台下趙允初已經炸成煙花,後麵一整出戲,愣是一句話沒,盡發呆了。再看雲雁回呢,十分悠然自得,並沒有什麼不自在的樣子。
這出《劉備過江》甚是受歡迎,自打汴戲推出以來,也有戲班效仿這種形式,唱起汴戲,然而總歸是不如孔寄準備多年來得好,更不像蒲關澤財大氣粗,舍得花錢製作,視聽效果絕佳。
放在平時,戲演到當間兒花籃就要擺不下了,但是這一場,快到結束時,還沒有幾個花籃。
但是,這可不是因為大家覺得這出不好,相反,這是因為這出戲太好了,所有觀眾都看得癡迷了,根本無暇買花籃。
到了落幕之時,演員們出來謝幕了,一大批一大批的花籃才往上送,掌聲也持續了很久都未曾停歇,觀眾們為了這精彩的演出激動萬分。
這出三國戲,雖然今晚並未演完全本,隻是演了三折而已,但是從效果上來看,一點兒也沒有墮了《望情魚》鋪墊下的好名聲,甚至隱隱有超過的意思,可以進一步鞏固了汴戲的地位。
這時,戲班的演員含著眼淚一起從側幕條把孔寄拉出來,共同接受掌聲。今次上台的與《望情魚》是兩套班底,都憋著勁兒呢,怕比不過《望情魚》,怕丟人,怕觀眾不喜歡。
現在觀眾們的掌聲,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一個藝人要在汴京混出頭來,多難啊,這一出戲,能叫他們少奮鬥十年,這全是虧了孔寄。孔寄用哪個藝人都可以,他們就不一樣了。
雲雁回站在台下,也一直鼓掌,其實他並不像其他觀眾一樣癡迷於戲曲,但是演員們對嗓子和身體精妙的控製,還是能讓他感覺到震撼。更甚者,還有包含在其中的孔寄的創造力。
《劉備過江》的全體演職人員足足謝幕了一刻鍾,才得以在熱情的掌聲中回到後台。
雲雁回和趙允初也去後台祝賀,他還掏錢買了一個花籃,抱到後台去,親手送給孔寄。
孔寄調笑道:“這個也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眾人大笑了一番。
孔寄想到什麼,把雲雁回拉到一邊,吞吞吐吐地道:“雁哥兒,我希望再多收一些學生。”
再多收一些學生?可是,現在班裏的人已經很多了吧。
雲雁回有些詫異地看了孔寄一眼,不過心中轉了一下,倒是猜到了幾分,“怎麼,你要將汴戲發揚光大了?”
不得不雲雁回很驚訝,按照此時江湖藝饒觀念,手藝是不能外傳的,師父總要留一手,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啊。目前戲班裏這麼多人,正式弟子卻並不多。
因為知道這種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汴戲更是孔寄的心血,所以雲雁回並沒有提議孔寄廣收門徒。
現在,孔寄居然主動提出來要收徒,怎麼能讓雲雁回不驚訝。
孔寄頗為感慨地道:“《望情魚》成功後,我也陷入了迷茫,不能叫人學去了我們的劇。但是,在我逛了京中諸瓦子後,卻猛然醒悟,這並非我最初的誌向。我一開始所希望的,明明是下傳唱諸宮調啊,然而現在呢,我卻敝帚自珍……”
雲雁回心有所感,道:“老孔,你現在能夠這樣想,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愧是汴戲之祖,就是要有這樣的氣派!”
突然爆紅之後,孔寄迷失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在,他又覺悟了。這樣開放的思想,在這個時代真的很難得,雲雁回非常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