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九華銅山(1 / 2)

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

早在南京讀書的時候,木桃就聽說過隔壁鎮江有個丹陽縣,而古時候的丹陽卻是很大的一個郡,而後來同丹陽並列的句容隻是其中的一個縣。

雖然如今已經看不到丹赤之山,但在句容一代,卻是還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銅礦,自唐朝開朝以來,承平日久,百姓生息,財富積累越來越多,對於銅料也需求很多,除了用來造錢,還有許多其他的用處,所以銅礦的開采也就越來越多。

這日他們來到的便是其中的一座銅山,叫做九華山,附近又有南山,伏牛山,皆有銅礦開采,九華山銅礦此前曹大郎已經考察過,在附近幾座礦中大小規模都非常合適。

九華山銅礦的礦主也姓趙,年歲並不大,據他所稱這座礦是他一個同族的叔叔留給他的,他起先是種田的,對煉銅技術並不太熟悉,真不知道曹大郎是從哪找出這人來的。

為了出行方便,木桃幹脆仍作男裝,與趙玖分別扮作曹允兒的表兄和表弟,陪同曹允兒來談買銅的事情。

那趙郎,聽說了曹父的事情,十分唏噓,而後便談起當初已經要與曹雲天談好合約了,卻沒想如今卻物是人非。

“當時談好了,為何沒有簽約呢?”趙玖問道。

“這是我正要說的。”趙大郎歎氣道,“之前也都跟曹大郎說過,可能他沒來得及仔細交待,我們家現在頗有些艱難,我們附近有個李家,原來也同我家一樣是開銅礦的。前兩年不知怎的,突然暴富起來,在市場上對我家多有打壓,比如他給賣碳的商人都是先付款,弄得我手頭緊張,若是曹大郎同意先付款給我,我們才能簽這合約,否則我也周轉不過來。”

這條件頗有些苛刻,木桃心想,難怪當時曹大郎沒有簽約。

隻聽那趙大郎又說道,“二來,不瞞諸位說,我家礦最近也遇到一些難處,最近出產的礦石不太好,出銅量上都不太穩定。”

“那如今有解決的辦法了嗎?”曹大娘問道。

“還沒有,當初你父親說回去再考慮一下,這就沒有下文了。”趙大郎說道。

“這確實有些為難。”趙玖說道,“舍妹一定也要考慮一下,我們能一起去看看銅礦嗎?”

“這個可以。”趙大郎很爽快地說著,便邀請眾人同去參觀銅礦。

木桃還是第一次來到銅礦,前世也沒有看過,先是采礦,礦山上,礦工們用手推車推下一車車礦石,古代沒有什麼機械設備,基本都是靠人工挖掘,搬運,十分費勞力。第二步便是冶煉,要從這銅礦石中提取出銅來,要經過數道冶煉。

剛走到冶煉場,木桃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這是二氧化硫?木桃腦海中閃過許多年前化學實驗室裏的味道。

“這味道就是煉銅的時候排出來的煙氣的味道。”趙大郎說道,“你們不習慣,會受不了的,我們就不靠近看了。”

大家站在山坡上往下看了看,隻見龐大的冶煉場上,有好幾處爐子,有的燒著有的關著,許多人忙忙碌碌地走來走去,運礦石,運木炭,倒也有條不紊。

“趙大郎,往常好的時候你這銅礦一天能製多少銅?”木桃好奇問道。

“每天能燒30石礦石,隻能出兩石多的銅的銅,不過300斤。”趙大郎說道,“從去年到現在,卻連三石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