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工作運作困難,王金亮的去向得不到解決,民政工作人員多方打聽,隻要一線希望就要去落實。可是,終因經濟條件達不到而受阻。
一周時間很快過去了,大家都怕王金亮再一次坐輪椅來,再來真就無處歸了。工作人員逢人別問別打聽,比自己的事情著急的多。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一天,社區來了一位老太太求救助,人們又是直接打發到了鄭潔這裏,人們誰來了都自覺坐到那張靠牆椅子上,老人坐穩後對鄭潔說:“孩子,我問問,我家兒媳婦兒工作累病了,住了幾天醫院花了3萬多元,咱們政府能不能給報銷點兒。”
鄭潔說:“醫療費花到3萬元以上可以享受到大病救助,政府有這個政策。3萬元以上可以按20%給予救助,您讓他們把住院的那一套手續——病例、診斷書等各種相關證明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等證件原件複印件都拿過來,我給你們辦理並上報。”
老人高興地說:“哎,好的,太感謝你啦,原來這麼好辦呢,我以為可要難了。”
鄭潔說:“合格的就好辦,就怕咱們人們提出無理的要求,那就可難辦啦!”
鄭潔無意中把前幾天找養老院的事和老人訴說:“就像前幾天,有一個癱瘓病人,他姐夫用輪椅推過來,讓解決他的個人生活問題,因為他不符合進敬老院的條件,他有孩子呢,所以這就很難辦。我們多方打聽想給他找個私立的敬老院,怎麼也找不上,不是不收就是費用跟不上,把領導給愁的。答應人家就幾天的時間,人家就給了一周的時間,可現在已經一個月了,人家給的時間,足夠長了,再來了那可真是了不得了。我們好害怕人家抓著我們自己的理鬧事。”
老太太眼睛一亮說:“哎,我兒媳正好在一家敬老院上班做護工,不知道你們去過她們那裏沒,要不讓她給你們問問看行不行?”
鄭潔趕緊問:“她是哪家敬老院了?完了我們去看看,不行再找你兒媳婦兒。”
鄭潔急的好像馬上就要辦這事,趕緊向老人要兒媳的電話:“您給留一下您兒媳婦兒的電話,我們好和她聯係。”
老太太從兜裏掏出個小本本,告知了兒媳婦兒的姓名遞給了鄭潔,說:“她叫武鳳霞,你找吧。”
鄭潔如魚得水,找到了她兒媳的電話,又熱切地對老太太說:“那您先回去吧,我這就直接打電話問她吧。”
老人好像做了一件大好事一樣,高興地說:“好!好!好!”
送走了老人,鄭潔把這件事情告知了民政班主任。
每天為此事急得焦頭爛額的民政辦班主任聽到了這個敬老院也高興不起來,有了敬老院又能咋樣,主要還是咱這錢上作怪的。但也不能讓它誤了,碰一趟吧。
他打電話給這家敬老院,經過詳細的打問,基本還可以承受,竟然還成功了。
這家養老機構是來自國外的一所基督教會開辦,名譽上是以慈善為主,費用不高,正好在這個邊緣上,這可把主任高興壞了。於是他與手下工作人員就到實地察看,並且給辦理相關手續。
就在民政辦主任接到鄭姐電話並聯係敬老院很快出去了以後,那王金亮的姐夫帶著多少天等得不到消息生了特大氣而衝過來,結果,主任不在。本來想一發怒而後快的,卻又來了個火上澆油。他站在辦公室裏亂罵一頓,隻有一個小姑娘在聽,但不敢與之答言。
他罵著罵著看到沒有意思,一氣之下衝上了三樓找到辦事處主任辦公室。他怒氣衝衝的衝到了主任辦公桌對麵,剛來了不到一年的新主任又是個女同誌,看到這種情景心裏一驚,問:“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