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沛的魔力、特定的魔法頻率以及合適的元素能量是施展魔法的三個基本條件。”
“大多數魔法師往往致力於提升魔力,以求調用更龐大的元素能量,造成更強有力的破壞。他們單純的以為魔力與元素能量的共鳴便完成了魔法的釋放,而對於魔法頻率,往往一無所知。高階魔法師即使察覺到了魔法頻率的存在,但由於對這方麵的研究並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他們更樂意追求強大的魔力。”
“如同鬥氣的發展軌跡,廣漠無邊的魔法世界在沒有原理支持的情況下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此可見,智慧生物的偏執、欲望和虛榮比任何強大的魔法都更有效。”
“這可能是魔法界與學術界最大的悖論了。”
“頻率這個詞語最早來源於機械學。地精大師們在製作機械時,發現物質在一定時間內的震動達到既定的速度時,會突然分崩離析。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地精大師將這個在一定時間內的震動速度定義為頻率,同樣的,物質突然爆發出強大能量的既定頻率,被稱作固有頻率。”
“物質的存在千變萬化,如同那句古老的名言,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任何兩種物質的固有頻率都是不確定的,那麼,關於這方麵的研究無疑都是徒勞的。地精大師隻是分析製作機械的常用材料,將頻率控製在不同的範圍之內,以免因頻率原因引起不必要的損耗,僅此而已。”
“第一個將‘頻率’引入魔法領域的魔法師,便是‘魔法萌芽時代’的黑斯廷斯。那是個百花齊放的年代,魔法以噴薄式的速度進步著,發展著。據史料記載,在那個年代,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新魔法問世,也正是這個時期,奠定了整個魔法世界輝煌的根基。而所有的魔法史學家都一致認為,黑斯廷斯所著的《亡靈魔法學跡》,是這一切的源頭。”
“盡管出於教義與信仰的差異,但對於這位偉大的魔法師,直至今日,我依然保留著對黑斯廷斯大師的無上敬意。”
“不錯,黑斯廷斯是一位天才的亡靈法師。”
“與絕大多數‘知其然’的魔法師不同,能夠召喚強大魔龍的黑斯廷斯卻對最低級的骷髏武士感興趣。他一直不明白,為何將某些能量注入幹枯的骨頭後,骷髏武士會產生殺戮、嗜血和厭惡光明,等等諸如此類的低級意識。”
“這個疑團困惑了黑斯廷斯很久,直到他遇到機械大師但丁·格波林。一席長談之後,黑斯廷斯恍然大悟,之後便創造出‘魔法頻率’學說,並將這個學說仔細整理,寫進《亡靈魔法學跡》。”
“據《魔法萌芽時代的巨匠》記載,黑斯廷斯在這本傾注了所有心血的學跡中,係統的闡述了魔法頻率理論。他指出,既然魔力可以與幾乎所有的元素能量產生共鳴,但為何有些法師鍾情於光係魔法,而有些法師卻擅長風係魔法?其實,這正是由魔法師自身的靈魂固有頻率和元素能量的頻率共同決定的。”
“黑斯廷斯將這種由固有頻率引起的魔法共鳴,稱為……”
萊維陡然間從魂域中醒來,他駭然發現,自己的魔力幾乎已經告罄,無力翻過第一頁《羅蘭手記》去看下麵的內容。而在往常,萊維逐個破除結界的同時也在冥想,翻讀一遍羅蘭手記之後甚至精神奕奕,魔力小有長進。
這到底是哪裏出現問題了呢?
破除‘手記’的第四層結界後,看到的內容與前三層結界截然不同,不再是關於冥想,而是闡述魔法的基本原理。
當讀到‘魔法頻率’四個字,萊維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天地,他隱約覺得魔法的大門正在向自己打開一條細縫,一絲絲光芒透過細縫鑽出。但大門外到底是什麼,萊維卻無力去查看。這隻讓他心急如焚,束手無策。
是魔力不足?還是方法不對?
萊維心中微微一動,第一頁的頁眉文字浮現在意識中:“靈魂是物質的,也是能量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萊維忽然想起垂釣的老者說起的物質二元性——物質存在和能量支持。那‘靈魂是物質的,也是能量的’,這句話到底在強調什麼呢?
一個複雜的新名詞電光石火間閃過萊維的腦海,是‘魔法頻率’麼?
老者關於魂域的傳授、西摩所說的意識產生的‘黃金比例’,再加上第一聖騎士羅蘭在手記中對魔法頻率的具體闡述,所有的知識和記憶紛雜而至,在萊維的腦海中越來越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