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你咋不信呢!我看牆上那個不像是什麼歲數大的老頭子老婆婆,指不定是個愛穿紅的大姑娘!你怎麼不想想,誰家供這麼個東西在家裏?還鎖著門不讓外人看?我估摸著,十有八九就是你家那個小姐姐!”
“放屁。”陳凡說著,瞪著眼睛不肯承認:“小姐姐,我很小的時候看到過,就是時間太久了,記不清!我小姐姐長得可好看了,才不像那個似的,鬼氣森森的!”
“那你說那頭發哪兒來的!我不問別的,你就跟我說明白了!頭發哪兒來的!”
“假發什麼的吧,你沒看過?臥槽,你別跟我說你覺得那頭發是從死人腦袋上薅下來的!”
王二蛋一本正經地點點頭。
陳凡越想越打怵,“滾滾滾,別惡心我!”
打了點涼水擦洗身子,多少受了點驚嚇的王二蛋早早地跑了,他說他從書上學了點兒新姿勢,要跟他家姐姐好好地研究研究,陳凡一尋思,那《玄女經》和《素女經》都是神仙留下來的科普教材,學學也是好的,想到此處,陳凡就沒攔著他。
與之相比,那本被偷出來的《鬼符經》更讓陳凡有興趣。
晚上沒事兒,做了一萬個自我催眠以後,終於放下那屋子裏的紅衣木偶不去想。
陳凡拿著電筒,蹲在廁所裏把那本書拿來看了好一陣子。
因為在陳凡的印象裏,小姐姐有潔癖,不管在不在身邊,上廁所的時候她是絕對不跟來的,所以,對那個時候的陳凡來說,廁所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本書的的確確是一本記載了許多神仙方術的書。
書上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隱士,叫鬼穀先生,鬼穀先生名蓋一時,有大神通,每日裏都有大量的訪客前來求教,鬼穀先生不堪其擾,就在穀口造了一個小亭子,亭子裏放了一個石碑,讓小童守著,凡是來訪的人要先看石碑再決定去留。
石碑分陰陽兩麵,高三丈三尺三寸,上有天書密文,陽麵有“縱橫無匹”四個大字,寫的都是韜略、兵機、縱橫捭闔之術。
陰麵寫的是“天下太平”四個字,碑文描述的,卻是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的學問。
據傳講,這石碑上的內容,有法術護佑,絕大多數人看上去,慘白一片,什麼都沒有。有緣的人卻能從石碑上解讀出常人無法領會到的大智大勇。
後麵還說,他們的祖師爺,東漢末年到的鬼穀,見到了這塊石碑。
他在鬼穀裏參悟了十年,修得一身秘術,出山後,闖蕩江湖,以鬼穀門人自居,並且,在石碑記述的秘術的基礎上博采眾長,融彙貫通,又逐漸地總結出一套非僧非道的法術體係,開山立派。
在此基礎上,才有後人為方便法術的傳承寫出了這麼一本類似教材的東西,書的名字,也就是扉頁上寫的那三個字:《鬼符經》。
這《鬼符經》是個好東西,裏麵的內容,涉及到了風水,相術,醫藥,神通,甚至還有一些難以理解的飛騰變化之術!
陳凡的古文功底在十裏八村的同齡人裏算是頂尖的,可要想把這本書的內容研究透了,可得花費些年月。即便這樣,頭一次接觸這麼博大精深的東西的陳凡還是越看越入迷,一時間,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不知不覺就過了很久,後來還是手電沒電了,陳凡才揉著發麻的雙腿將那本書重新包好,塞到廁所的頂棚上。
按照書上的說法,比較靠譜的開眼方法,有十八種,這裏頭,不涉及到一些專業技術有比較簡單的,就是最後這三個。
第一個說,烏鴉的眼睛能通靈,生吞入口,或是碾成粉末滴在眼睛裏就能看見不該看見的東西。
陳凡尋思尋思,他們這兒確實有烏鴉,但那烏鴉比耗子都聰明,這沒槍沒彈的他上哪兒逮去?這個方法不行。
第二個說,傳說有一種動物,叫兕,這玩意長得像牛,比牛大,皮毛較黑,還一個犄角。
陳凡尋思尋思,這說的應該是犀牛,犀牛角用火點了,能把陰物照出來。
這個事兒陳凡知道的,中學的語文考試,有一個成語叫“犀照牛渚”,這個詞引用了一個典故,陳凡印象很深。
原文說: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幘。其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閣,何意相照耶?”
翻譯成現代人大體是說:
有一個人,路過一片水,在船上聽水底下有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