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尋思這事兒他們兩個一起幹了也就行了,卻不想,等了一會兒,王二蛋這賤貨竟然帶了幾個小兄弟一起過來!這幾個都是同村的小夥伴,平時也熟絡,聽他們要去河灘上撬棺材,一個個紅著小臉,都激動得要命。
陳凡知道,這些小子是聽說棺材裏頭可能有陪葬品什麼的,都捉摸著能不能在棺材裏撿洋落兒的。
那時候像陳凡這麼大的小孩兒就喜歡到河邊的淤泥裏找東西,早前的時候也確實有人撿到一些值錢的物件,瓷器、鐵器、青銅器……
聽說,前幾年還有人在淤泥裏找到一塊畫著奇怪圖案的龜甲,那龜甲不大,卻賣了不少錢,當時把他們給羨慕壞了,每次聽說黃河古道撈出東西了,都忍不住想去看。
確定王二蛋沒有把自己的秘密跟人說了,陳凡這心算放下一半,等人手齊了,幾個人背著書包騎車過去,
那黃河古道離他們村兒並不遠,快騎的話,十幾分鍾就到了。
到地方的時候,天還沒黑,就看河灘邊兒上全是枯草蘆葦什麼的,那沒多少水了的小河溝深一塊淺一塊的,到處都是水窪。
大家都是聽人說的,也不知道那些棺材具體是給人放在哪兒了,看差不多就是這地方了,就把車子踢好,停在路邊,然後一溜煙似的跑下去,沿著河床一片一片地找。
三德子的眼尖,說,“誒,你們看,那邊那堆蒲草裏是不是有個棺材啊!”
幾個人循著他的指引跑過去,還真在一處向陽的草叢裏發現了幾口棺材。
那些棺材,橫躺豎臥地放在草叢裏。
在河北麵,位置向陽,跟他們隔著一條能有三五米寬的小水溝。
棺材上麵全是泥巴,看不出材質,但棺材的外形還是比較明顯的。
他們幾個找了一下,沒找到能過去的地方,情急之中,隻能脫了褲子趟水過去。
那底下有淤泥,淤泥淹沒小腿,走起來很費力,好在水不深,隻能過膝蓋。
王二蛋膽子算是比較大的,拿著根棍子跑在最前頭。
可等幾個人摸到最外麵的棺材的時候,大家的心就涼了半截兒。
那棺材被人打開了,像扣著的破箱子似的扣在水裏,用力一推,它吱吱呀呀地往一側翻去,霎時間,裏麵還有幾隻青蛙跳出來,花花綠綠的,各種顏色。
小孩兒嘛,玩心大,一看見青蛙就去捉。
看他們四散跑了,注定要幹大事的陳凡就招呼王二蛋不要搭理他們,他們倆在草叢裏四處找,要去找另一個。
很快,另一個被找到了。
這個是有蓋子的,斜躺在水裏,一半沉入水中,一半露出來。
陳凡跟王二蛋用力推了幾下,棺材很重,挪不動,用撬棍對著棺材板子翹幾下,那棺蓋子一下就歪了。
裏麵全是泥巴,除了泥巴,什麼都沒有。
王二蛋看著那棺材裏頭的泥巴問陳凡,說,“誒!你不要泥巴嗎?你看這個行不行啊?”
陳凡尋思尋思,心裏沒底,就說,“別扯淡了!你看這裏頭都是啥啊?河泥!這泥巴跟河泥有啥不一樣的?書上說要泡了水的棺材裏的泥巴,你看著個,有沒有屍體了都不一定。”
王二蛋急了,眼睛瞪多大,“合著你還要帶屍體的啊!臥槽,早知道俺真的不來了!”
陳凡安慰他兩句,說,“你也不用著急,照書上的說法,應該是那種泡了水還沒開封的棺材最好,沒事兒,找找看,實在不行再尋思別的法子。”
說完,他們兩個就在水裏繼續找。
前文說到了,他們那邊,有很多古墓。
清末的時候,義和團的挖過。
民初的時候,北洋的人挖過。
後來日本人來了,日本人也挖。
甚至建國以後,上麵也派過幾批人。
用老人們的說法說,咱這地方,占著風水位,那大墓小墓有的是。過去,時常有那田間種地的遇上一兩個,咱們不指著這玩意吃飯,可遇上這種可能有洋落兒的東西也不想放過。
這些棺材是從上麵衝下來的,被人看到,十有八九會被人打開。
陳凡不指望能找到裏頭藏著寶貝的,就想弄個稍完整的。
結果找來找去,能看到的棺材,不是滿肚子泥巴,就是啥也沒有,後來還是王二蛋眼睛賊,在草叢深處找到一個。
那棺材深陷土中,就露一個角,陳凡他倆跑過去摸了一下,發現這棺材上麵有釘子,是釘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