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曆史上記載的不同,這次王離出兵跟項羽交戰,並沒有像曆史上記載的那樣九戰九敗被項羽全殲,而是九戰九平。王離十萬大軍就剩下了不到兩萬,項羽的十五萬精兵也隻剩下了八萬人。
以參戰大軍的數量和死亡人數而論,項羽是大勝,王離和章邯是慘敗。
贏高靜靜聽完王離的介紹,開口問道,“這麼說,項羽大軍也是損失慘重,不可能在短時間去攻打安陽?”
“巨鹿之圍已解,我九原大軍被殲,章邯的四十萬刑徒軍也隻剩下了十多萬退守在安陽,叛軍的威脅已經解除,項羽隻要再擊潰安陽的章邯,他就可以長驅直入殺到函穀關下。所以,很難說他是想聚集各路叛軍之後再攻打安陽呢?還是想兵行險招以以三萬大軍直接去攻打安陽。”王離也不敢肯定的說道。
“根據前方的軍報,各地的叛軍以西楚項氏為尊,除此之外,勢力較大的還有沛縣的劉邦、齊國餘孽田安、田都,燕地的韓廣和臧荼,南郡的共敖,長沙郡的吳芮等。”王離繼續說道,“自從西楚項氏起兵造反,項梁便聽從了謀士範增的建議,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了一個叫熊心的牧羊娃,說他是楚懷王熊槐的孫子,叫熊心,立了他為王,號楚懷王,現在所有的叛軍都以楚懷王為尊,西楚項氏便成了叛軍的聯合統帥,依附在西楚叛軍之側,所以我們隻要解決了西楚項氏叛軍,就能夠遏止各路叛軍的囂張氣焰和攻勢。”
黑冰台掌握在趙高是手中,所以身在九原的扶蘇和蒙恬等諸將對叛軍的了解都是來自於前方斥候傳遞的消息,王離的這一番解說,讓他們對大秦各地的叛軍又有了不少了解。
贏高則是不以為然,熟知這段曆史的他很清楚,要是項羽能夠攻破函穀關,他便會在鴻門分封出十八路諸侯。所以在看到扶蘇和蒙恬聽了王離的介紹之後臉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他便出言說道,“皇兄,上將軍,區區西楚項氏叛軍不足為懼,高有一良策,隻要我們能夠妥當部署,必將讓叛軍的聯盟土崩瓦解,讓他們內部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以逸待勞。”
贏高敢說出這番話,就是因為他對楚懷王熊心的了解。
曆史上不少人解讀楚懷王熊心時,都說他是項梁立的一個傀儡王,忽略了這個曾經在當時曆史舞台上起過重要作用,曾經也大放異彩卻曇花一現的人物。
可贏高卻清楚的記得曆史上楚懷王熊心在被項梁立為楚王,項梁戰死之後的一係列權謀手段。
他先是以“楚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盱台之彭城。”的理由北上彭城,再用“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的辦法立刻奪項羽,呂臣軍權,又拉攏呂氏家族,拉攏劉邦。
又給了項羽一個空頭魯公的爵位狠狠的羞辱了一下。
而贏高從楚懷王的這一係列舉動中看出了他的權謀,為什麼楚懷王熊心不奪劉邦的軍權,不拉攏項羽呢?因為他本是項家所立,自然極力擺脫這種陰影,何況項羽是項家實力派的代表,是首先要打擊的對象。而重封呂臣,就是將呂氏家族的兵權奪了之後再拉攏起來對抗項羽家族。
所以,贏高覺得想要破壞反叛聯軍的聯盟,就不能不利用楚懷王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