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搖頭道:“此話差矣。我雖然對市場營銷不在行,但對這兩年的行業情況比較了解。廣告公司作為傳統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大變革,尤其是互聯網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其生存空間早已壓榨的所剩無幾。別的不,現在好多企業都放棄傳統的電視、報紙、雜誌、戶外燈傳媒手段,轉戰互聯網和移動終賭輸出,那流量大得驚人。”
“再看我們藍傳媒,依然死守著傳統宣傳渠道,雖然手裏掌控著省台、省報社龐大的媒介資源,但投放效果差強人意。所以,你此次失敗在我意料之中,不足以惋惜。”
劉彤看著我道:“既然你看出公司存在的問題,為什麼不及時向牛總反饋?”
我伸出手道:“錢呢,這需要大量的資金鋪資源。藍傳媒本來就不受集團待見,何況連年虧損,能維持現狀就算不錯了。如果我們能幫藍走出這次困境,興許總部會對我們改變看法,要是成功上市,那還愁錢?到時候錢多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花,先把眼前的事幹好再。”
我這麼一,劉彤點頭道:“好,那我過來具體幹什麼?”
我打開筆記本撕下幾頁紙遞過去道:“我需要這些數據,能在下周提供過來嗎?”
劉彤看了看道:“何必一周,三搞定。”
她的自信源於實力和苦幹,這點我不得不佩服。笑著道:“好,那我就等你好消息。”
劉彤起身道:“這周末我先熟悉工作,下周一正式開工。”
“ok。”
劉彤的加盟讓我有了信心,我繼續在網上瀏覽著炒房信息。一則溫州炒房團的新聞吸引了我,一字一句地認真讀了起來。拉到最下方時看到一行字:“摘自《前沿時刊》,楊珂著。”
看到這條消息,我頓時振奮起來,這不是老同學嘛,匆忙拿起手機找到電話號碼撥了過去。
“喂,二雷子,忙呢?”
楊珂在電話那頭嘿嘿笑道:“你大爺的,你要不叫二雷子都不知道叫誰了,咋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二雷子是袁野給他取得綽號,因為他往人家煙囪裏扔了兩個炮仗,恰好人家在做飯,把鍋都炸飛了,二雷子的名號就此打響。很多年過去了,這些童年的糗事依然記憶猶新。
“聽我爸,你家老爺子今回來,還以為你也一起回來呢,正好好久不見了,想死你了。”
“我在成都出差呢,趕不回去了,下次吧。”
“哦,這段時間很忙?”
“可不,正忙著趕一篇新聞稿,我都跟蹤了半年了。”
“什麼題材的,能透露點嗎?”
楊珂警惕性很高,道:“啥意思?”
“我能有啥意思,剛才在網上看到你發表的一篇《炒房炒熱了誰》的新聞報道,想和你取點經。”
他明白了,道:“你現在也幹房地產了?”
“算是吧,需要你指點迷津。”
他尋思片刻道:“這樣吧,過陣子我要回京城,到時候雲陽繞道見一麵。”
“要多久?”
“很快。”
“很快是多久?”
“一個多星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