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是怎麼說的來著?
無聲勝有聲?
沈一諾現在就覺得是這樣。
不過想到這兩個人物塑造,其中有蔣唯願的指導,她就覺得怪怪的。
難道她以前和蔣唯願就是這種感覺?
好像也不對,她又不是這種體貼人的乖乖女形象。
如果換一種性格的女主,說不定跟她還挺像的。
安靜的環境是在唐詩的出場之下而告終的。
沈一諾看著大聲喊著“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不好了!”,雖然唐詩也是受過指導的,但是在她看來還是有那麼一點滑稽。
不過,真的如歐雯佳所說,隻要有氣場,就算唐詩也會被她壓下去。
公主殿下合上書,一臉無奈,“克洛斯,不要這樣大喊大叫的,我說了好多次要沉穩一些,要是讓凱莉女士看到了,估計又要說你了。”
沈一諾挑眉,對手戲來了。
比起形象俏皮的唐詩,還是歐雯佳更容易吸引人。
這個劇本經過多次修改,最終敲定的開頭是直入主題的,並沒有任何前期鋪墊。
故事的內容就是騎士從小喜歡上公主,而公主卻與鄰國王子訂婚。
這就是故事的矛盾點。
舞台劇不需要又臭又長的鋪墊,一是前期會很無聊,再加上時間會不夠,所以看門見山會更好。
公主殿下溫婉的看著自己的貼身侍女,柔聲問道:“是出什麼事了嗎?”
“公主殿下,陛下準備把您嫁給鄰國的王子殿下。”侍女焦急的說道。
公主麵戴疑惑,“這有什麼不對嗎?為什麼是不好?”
從小她就知道自己長大之後,是要嫁給王子聯姻的,為了保證有好的邦交,這是她身為公主的職責。
侍女很生氣的跺腳,“可是,您從來都沒有見過那個王子!嫁給一個陌生人有什麼好!”
公主殿下柔順的笑了笑,“沒有什麼不好的,這就是我的責任。”
現在這一場戲,就是歐雯佳和唐詩兩個人在說關於結婚的事。
而騎士則一句台詞都沒有。
沈一諾注意到騎士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以及公主和侍女在討論的過程中,一係列的情緒變化。
雖然是很細微的表達很難讓人注意到,不過還是要說一聲:細節好評。
隻是第一幕開場就能看到這樣的表演,不得不說他們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
接下來就到了第二幕,是公主和騎士的對手戲。
公主在花園喝下午茶,騎士在她身邊守護。
接下來就是公主對騎士吐露心中的苦悶。
這一點算是側麵描寫了,公主甚至不願意在貼身侍女麵前訴說心裏話,反而選擇騎士,從這裏麵就能看出來騎士在公主心中的地位。
不過這些觀眾能不能看出來就不知道了。
而且沈一諾發現騎士的微表情真的好多,也不知道謝宜辰為了練這個下了多少功夫。
微表情如果用表演的話,總是會有一種刻意的感覺,而不是下意識的行為。
而謝宜辰正好把握了這個度。
沈一諾還聽到身邊有人在竊竊私語,猜測騎士是不是喜歡公主。
轉眼就是第三場,鄰國王子帶著一位貴女來訪。
目的是為了和公主培養感情,以及與國王談論婚禮事宜。
然後高潮就要從這裏開始了。
王子是一位合格的繼承人,也是一位合格的紳士,不管從哪個方麵,國王都非常滿意。
而問題則出在了那位貴女身上。
本來王子是來和公主培養感情的,帶著一位貴女而來本就不和禮法,但是這位貴女是皇後的侄女,從小就很得寵,並且她喜歡王子,一直幻想著要和王子結婚。
直到聽到王子和公主訂婚,並且王子還要去鄰國和公主培養感情,於是就吵著鬧著要一起來。
皇後因為寵愛自己的侄女,不希望她悶悶不樂的,就以出門遊玩為借口讓王子帶上了她。
沈一諾看過劇本,她給的結論就是——
這不就很常見的惡毒女配麼,小說裏常見的促進男女主感情的工具人。
不過這位貴女最成功的就是,沒有讓王子娶到公主,反而成全了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