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有的女生就會跳出來說,彩禮是男方對女方的重視程度,不要的婆家看不起,當男方提到嫁妝時,女方又開始說,在傳統中嫁妝是女生的私人財產,也輪不到男方。
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傳統與現代結合,誰對我有利我就遵循誰。
當男方反駁到,古代三禮六聘今猶在,不見當年守宮砂時,又開始有人說這都什麼年代了。
彩禮這種東西明明是一種贈與,但是現在卻成了光明正大的索要,不給就是空手套白狼。
其實女方要彩禮的理由也就那麼幾個,父母把自己養這麼大不容易,所以需要報答父母。
可是男生覺得自己父母養自己這麼大更不容易,憑什麼都把自己養大了還要再讓自己爸媽出一次血?
其實這種可以分情況來對應,如果是女方嫁給男方,以後對待娘家的事情就跟古代一樣,以親戚相處那自然可以給。
可是如果兩個人脫離兩個家庭,自己組建成為一個新的家庭,那麼為什麼男方還要多出一份錢給女方呢?
絕大多數男生都百思不得其解,女生給出了答案,因為女生給男生生兒育女要從鬼門關走一遭,所以必須給。
相信絕大多數男人把這筆錢拿出來給自己媳婦用沒有人不樂意,但是他們不懂為什麼自己媳婦生孩子,要去補償小舅子。
其實從心理上來說,這是一種病態,越被寵的越有恃無恐,越不受待見的越想討好,所以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的女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貼補娘家,來換取娘家的重視。
然而事實上卻是這種女人往往都沒有好結果,自己家庭毀了不說,娘家見她沒有利用價值後,也會更不待見她。
更讓人無語的是,這些性格是改不掉的,是刻在骨子裏的,不論她經曆多少次婚姻,最後的結果都如出一轍。
吳慧在這方麵雖然有些不可忽視的缺點,但是她卻沒有這種情結。
最近這段時間她非常矛盾,矛盾到要迷失自我。
她想留在那個城市裏,可是如果想以她的工資在那個城市買房的話,即便找一個實力稍微比她強一些的人一起的話,至少也得背負二十多年的房貸。
這還是以她名牌大學研究生身份的前提下找的工作,所以她如果跟艾忠在一起的話,即便兩個人兩個家庭可以湊夠首付,他們也得背負上巨額的房貸,那樣的她們生活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可是如果不在這個城市定居的話,吳慧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本來她已經打算好了,等她和艾忠分手以後,她就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她覺得憑借自己的容顏和實力,想找到一個自己既喜歡又可以讓自己在這座城市舒舒服服生活的男生很容易。
在艾忠一直糾纏她的時候她是這麼想的。可是艾忠消失後,她開始懷疑,自己還能不能找到一個像艾忠這樣的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喜歡上別人。
她開始覺得自己好搞笑,艾忠求她的時候她愛答不理,可是當艾忠開始對她冷漠時,她又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