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熊孩子這種東西,好像誰家都有,陳封家一次就有了兩個。
人家都說如果生的孩子第一個比較活潑的話,那第二個一般都比較安靜,但是好像到了陳封這裏就變得相反了,哥哥陳追追是一個安靜的男子漢,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一臉淡定,小小年紀就有了一種武林高手的作風。
而她的妹妹陳等等卻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整天閑不住得到處搗亂,還沒有到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兒了。
陳追追雖然在外人看來比較淡定,是個安靜的男孩子,但是他惹事的本領一點都不比妹妹陳等等小並且它完美的繼承了陳封腹黑的性格,基本上她和妹妹一起做了什麼壞事之後眾人都會以為是妹妹單獨做的。
不過好在這個當哥哥的,向來很寵愛自己的妹妹,有什麼懲罰的話,他願意主動的替妹妹承擔著,但是有什麼好處卻願意主動的和妹妹分享,其實這也是楊小暖和陳封不斷給他們兩個小家夥洗腦的結果,從他們一開始有記憶,楊小暖就告訴陳追追他是一個男孩子,要擔負起保護家人的責任。
所以楊小暖從陳追追小的時候,就給他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就是作為男子漢必須要堅強,因為家裏還有女孩子需要他保護,不過對於陳等等,他們也並沒有像之前都流傳的富養女兒那樣將他培養成一個任性的小公主,在培養方式上女孩的培養當然由楊小暖說了算了,陳封對陳等等的要求並不高,隻要和楊小暖差不多就可以了,畢竟他覺得自己的媳婦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
雖然他們兩個都有側重點的培養,但是很出奇的事,陳等等特別喜歡黏著爸爸,但是陳追追跟媽媽很親親,有什麼事情的話他會率先站出來保護媽媽。
這兩個小孩子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一趟爺爺奶奶家,或許是因為有了小孫子小孫女的存在,陳封的爸爸媽媽雖然依舊將精力用於工作,但是沒有像以前那麼賣命了,他們也會按時回家,甚至一有休假的機會他們就會請假,來看望陳封和楊小暖,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來探望這兩個小家夥。
說起來隔輩親真不是一句空話,在陳封小的時候他們會為了工作,經常一整晚上不回家,陳封隻能吃著冰箱裏的剩菜剩飯,熬過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對於小孫子,小孫女的要求,他們卻是從來不管什麼條件都會答應的,哪怕工作再忙,隻要小孫子小孫女有要求,他們也一定會抽出時間來幫他們完成。
在陳封心目中向來威嚴的老爸,心甘情願的趴在地上給這倆小家夥,當大馬騎,這件事情,就連陳封都沒有做過,但是老爺子卻一點都不介意,反而還覺得很幸福,有時候陳封勸他兩句,不要把孩子們慣壞了,反倒會將他說一頓,不過對於調皮的陳追陳等等陳封也向來不吝嗇他的武力該打的時候還是會打不過,下手很有分寸,不過這兩個小家夥的性格很好,從來不記仇,前腳剛被打完屁股後腳又跟爸爸親的了不得。
這一點應該是繼承了楊小暖的性格,楊小暖從小就這樣,從來不怕挨打,因為爸媽下手畢竟會有分寸的,反正又不是多疼。更何況就算打完他以後,他也是不會改的,就是這個性格讓陳封又愛又恨了好多年。
看著才追和陳等等成長,其實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三十多歲的陳封已經是一家注冊資本上千萬元的公司的老總了,不過在公司裏十分威嚴的他每當回到家中,都忍不住的將自己放柔軟一些,其實這也不用他刻意控製,每當他看到那兩個在家裏,搞得雞飛狗跳的小家夥,總是忍不住的就開心起來。
其實經濟條件好就這樣一個好處,就是不管自己的孩子再怎麼胡鬧,他也依舊可以坦然的麵對,因為造成的損失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就像陳追陳等等,如果將家裏弄得一團糟的時候,陳封從來不用擔心,如果時間足夠的話,他會讓這兩個孩子自己收拾完整,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會請,家政公司過來。
雖然陳封對著自己兩個孩子很嬌慣,但是有些原則還是必須要告訴自己的孩子,第一點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給兩個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這不可避免的讓兩個孩子產生了優越感,優越感沒事,但是如果這兩個孩子在條件不好的同學麵前刻意的去炫耀,那麼陳封就會很嚴厲的懲罰這兩個孩子,甚至讓他們去當麵給讓他們羞辱的孩子道歉。
這個社會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社會了,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地主家的傻子的,雖然陳封現在算不上有錢,隻能勉強過得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上,陳封是一刻也不鬆懈的,其實真正有錢的人很少會說孩子愛咋樣咋樣,反正家裏的錢夠她花上幾輩子了,他們對孩子的培養往往比普通人要更加專注,再加上他們手裏擁有的大批的好資源,所培養出來的孩子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優秀好多。
這樣長久以來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有錢的人更有錢,窮人更窮,其實實現階級跨越的話,光靠一代人的努力並不行,網上那個富二代說的沒錯,我家靠幾代人才能,有的成就,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十年就能夠達到事情就是這樣,如果想實現階級跨越的話,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就像西方說的那樣,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
第一代工農商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第二代藝術升華,家族的品位,第三代的話才可以朝貴族的這個方向培養。
陳封都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孩子當上貴族,他自己沒有這個想法,孩子也沒有。不過不管在哪個朝代哪個時代,競爭力都是逐漸增加的,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上有一席之地,陳封不遺餘力的去培養他們,當然這個培養不是強迫性的培養,而是讓他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事,並且和他們深入交流,確定他們能不能堅持下來,隻要選定了就不能改變,哪怕以後再討厭也得堅持下去。
這是陳封教給他們的第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輕易的做決定,隻要做了決定不管再苦再累,都不能輕易放棄,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其實所有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陳錐和陳等等也是這樣。
就比如陳等等自從看過動畫片圍棋少年以後,就喜歡上了下圍棋,並且告訴陳說,這就是他以後的愛好,於是乎陳封給他報了圍棋班,並且將他的玩耍的時間拿出來,去學習下圍棋,陳封對於他的這個興趣並沒有過多的培養,並不希望他成為以後的世界冠軍什麼的,但是為了教育孩子要有始有終,即便在陳等等哭著喊著不願意去學圍棋的時候,陳封也不會絲毫的妥協,不去學圍棋可以,那麼家裏的東西就不跟你玩兒了,你可以有吃的,但是在哥哥吃好吃的時候,你隻能看著,這就是對你的懲罰。
雖然陳追會偷偷的藏一些好吃的,到晚上給自己的妹妹,這些陳封和楊小暖都看在眼裏,但是並沒有錯過,一方麵是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真正的做到,毫無感情的去對孩子懲罰,另一方麵他也希望孩子們之間的關係融洽,他們兩個都是獨生子女,雖然沒有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經驗,但是從身邊的人看來,子女多的家庭,也是比較容易是非多。
尤其是在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的條件下,孩子們更容易反目成仇,其實父母也並沒有過錯,他希望自己的子女都過得好,所以當哪一個孩子過得好的話,他會刻意的去補償另一個孩子,這就導致了一碗水不能端平。
其實這件事真的很為難,因為畢竟有的孩子過得好,有的孩子過的差,父母給的一些東西可能都過得好的孩子,隻是一些擺設,但是對過的差的孩子確實真真實實,有用的產品,所以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想著,去幫助一下過得不好的孩子,甚至還有個別的父母想著要劫富濟貧,讓過得好的孩子去幫過的不好的孩子,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孩子們之間的矛盾,過得好的孩子會想,我過得好是因為我自己付出努力了,我自己在寒窗苦讀的時候,他整天在打遊戲,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他整天在那裏胡吃海塞,現在她過得不好了,反倒要我這個一直努力的人去幫他憑什麼呀?
那些過得不好的孩子也會想,他都那麼富有了,為什麼你還要把東西都一樣的給我們,就不能多去幫一下我嗎?就這樣矛盾就升起來了,並且有時候父母因為不能同時滿足,兩個孩子的需求導致了,孩子們之間一地雞毛,自己也兩邊不討好。
其實這個事情如果放到陳封身上,陳封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就拿陳錐和陳等等說吧,萬一以後他們兩個有一個混的比較好,一個混的差,在金錢上的話他那點錢可能對混的好的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的事,卻能讓混的差的生活改善好久,他如果都一樣給的話,覺得不合適,但是如果不一樣給的話,又對不起那個給的少的孩子。
所以他就打算一定要好好培養這兩個孩子,讓他們以後的生活差距不要那麼大,至少在一個等級內,並且想辦法培養他們之間的感情,讓他們的感情要比和父母的感情還好,那樣的話即便父母不說,他們也會相互幫助的,就像現在陳吹吹可以有好吃的零食,而陳等等沒有。陳錐就會偷偷藏起來一些零食,爸媽不注意的時候,給陳等等吃,這是陳封和楊小暖樂於看見的。
其實在商量孩子姓氏的時候,陳封曾經提出來過,說要不要讓一個孩子跟著楊小暖行,最公平的方法就是男孩跟他姓,女孩跟著楊小暖的姓,但是被楊小暖拒絕了。
一方麵是覺得實在沒有這個必要,他自己姓楊是跟著爸爸的姓,他媽媽也是跟著他姥爺的姓,網上都是隨著爸爸的姓,雖然這個時代已經有不少的孩子隨著媽媽的姓啊,但是至少在目前來說,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隨父親的姓的,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個社會當中太過突兀,其實也沒有必要。
跟誰姓不都是他的孩子嗎?更何況如果一個姓楊一個姓沉的話,本來都挺好的,一家人的親兄妹,就給人一種表兄弟的感覺,挺好的兄妹成了老表了,這讓楊小暖無法接受的。
那樣的話等他和陳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說不定孩子們之間的關係就答應了,不要小看姓氏這個紐帶,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這個關係,就是靠性是連接著的,一旦失去了這個紐帶,用不了多長時間,孩子們之間的親情就會淡漠了。
兩個孩子在不大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探險,三五歲的時候家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探險欲望了,所以經常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溜出家門口,在小區的花園裏遊蕩,不過基本上都會被楊小暖給抓回去,其實也不是楊管他們太嚴,隻是因為現在他們太小了,兩個四五歲的小娃娃,又長得粉妝玉琢的,萬一有哪個家夥一時想不開,直接把他們兩個抱走了,那楊小暖還不得急瘋呀,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哪怕是在安保特別好的小區裏,楊小暖也時刻將它們放在身邊,絕對不能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有太多的悲劇都是在一瞬間發生,楊小暖看過了太多的新聞,有的是因為,奶奶去打麻將了,結果小孩溺亡了,有的是因為媽媽一個走神,孩子就掉下樓梯了。
這樣的事情不能不防備,自從他的父母是這樣想的才知道,原來一個孩子長大有這麼不容易,他自己平安的長大,在之前總覺得所有人都會這麼平安的長大,後來才知道,能夠活著長大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過程。
兩個小家夥在小區裏不能滿足探險的欲望,便在幼兒園裏開始合夥起來,其他小朋友,最厲害的一次是陳追追帶領著幼兒園的十幾個小朋友,來了一次離家出走。走了好久才被幼兒園的老師發現,中間他們已經穿過了兩條馬路了,不得不說陳追的領導能力很強,他帶領著五六歲的小孩子,非常有所值的瞞過老師和監控,然後又重櫃子裏偷來的鑰匙打開了大門,並且在逃跑的過程當中,陳隹非常嚴格的要求,他們必須按照交通規則來行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寧等一分不爭一秒,也正是因為嚴格要求,所以他們這一夥小朋友,直到被幼兒園的老師發現領回去,都沒有一個受傷的.
這件事情讓幼兒園的老師嚇了個半死,同時也讓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嚴厲的對陳封抗議,不過好在這些小朋友們都比較義氣,哪怕被老師批評了,也照樣在那裏死挺陳追追,倒是不得不讓這些家長們對陳追刮目相看了,不過即便如此陳追追,還是在陳封和楊小暖的帶領下,在幼兒園給所有的家長到了一切.
本來以為回家之後會麵臨暴風雨的陳追追,並沒有將來男女混合雙打,但是陳封答應她,陪她去遊樂場的事情,也就因為這一件事情作罷了。
雖然不能去遊樂場了,但是因為沒有愛到心醉還是很開心的。在這件事當中,陳封給他說了兩點,第一是要負起責任了,你既然將小朋友們帶出幼兒園,就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在這一點上你做的不錯,嚴格的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光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為除了馬路上的汽車以外,能夠威脅他們的生命安全的還有很多,例如流浪狗,流浪貓,還有壞人的呢。
趁著這個機會,陳封也給陳錐和陳東的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危險的,稍不留神他們就發生很不好的事情。在看了眾多的案例的時候,陳錐和陳等等被嚇了不輕。
雖然比較心疼孩子,但是你要想哪知道,在這個社會上必須得讓他們有敬畏之心,唯有敬畏之心,到哪裏都是生存不下去的。好在自從陳封和楊小暖對他們進行了教育以後,他沒在幹什麼事情,都會多一層考慮了,雖然依舊闖禍不斷,但是至少沒有做出像上次那樣出格的事情。
現在的小邊牧已經是一條壯年的大溝了,他的身軀已經無法拖動,這兩小隻了在陳追追和陳等等很小的時候,他們兩個就經常騎在小邊牧的背上,或許動物都有靈性吧。不管是小黑還是小邊牧,他們從陳追追和陳等等出生的時候就對他特別親近,不管是兩個小家夥做什麼過分的行為,他們都是無限度的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