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散人門(1 / 2)

秋陌與昔月,兩個男孩相互扶持著,踏上了歸程。

秋陌問昔月道:“那你可知道回去的路途?”

昔月不禁一愣,旋即答道:“我們可以先去天元山,天元山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很好辨認的。再者說,沒有人不知道天元山的,隻要找到大人,問問他們就可以了,找到天元山,自然便有人送咱們去散人門!”

秋陌又問道:“那現在我們往哪裏走?”

說完,兩人不約而同地抬頭看向山峰,山峰巍峨,植被鬱鬱蔥蔥,時有怪異的鳴叫之聲回蕩山間,兩個孩童心中頓感不安。

昔月說道:“我們還是圍著山腳繞著走吧,看看能碰到別的人嗎?”

秋陌亦心虛地說道:“嗯,好吧,沿著山腳下走。”

旭日生起,溫暖的陽光傾灑而下,晨露散卻。

兩個男孩一步一趨偎依著,走在這茫茫大山之下,拖著小小的身影,走向朝陽。

中原大陸被一條長河貫穿,生活在長河附近的諸侯部落稱她為大內河。

大河之南有一人類罕至的神秘之所,四周為原始灌木叢林,單就中心處是一美麗盆地,盆地邊緣是一彎人造湖泊,因為湖泊邊緣明顯有人工鑿過的痕跡。

湖心矗立著一朱色玲瓏塔,塔有九層,古色古香。

湖中遊走著小巧的黑露羽毛相間的油壺鴨,巴掌般大小,忽而鑽入水中,半晌方鑽出湖麵。

盆地中央分布著各式的小院落,有木屋,有亭閣,栽種著各異的草圃花田,完全按個人喜好而搭造。

在一處淡雅亭閣內,一個身著白色棉紡儒衣的清瘦男子眉頭緊皺,臉龐俊逸,超脫俗世。

他身旁坐著一個身著黑錦棉布袍的長發冷俊男子,身形挺拔,手掌寬大,似是外修行家。

他向皺眉的男子寬慰道:“二哥何須耿耿於懷,小昔月自小異於常人,自嬰兒之時就不哭亦不鬧,周歲便能語。五歲體格硬朗,學會輕身之術,六歲時就能跟著那群十幾歲的少年外出打獵,其資質與膽略,縱觀我散人門眾多相仿年齡的弟子,無人能及,小昔月如此之才,畢受玄靈黃帝庇佑,必能安然無恙!”

儒衣男子便是散人門門主公冶木息,說話之人乃是他的四弟公冶連城,他還有一個三弟名為公冶木風,他們的大哥便是曾經拯救仙人一族的了然散人,名為公冶然。

想當初公冶四兄弟,隻是廣大夏族部落中的普通農戶子弟,公冶然在一次外出打獵之時,偶然撿到一部典籍。

此典籍篆刻在一磨石般大小的龜甲之上,其文字隱約可辨名為皓然天法,編篆者處依稀可見為軒轅氏。

所以,公冶然認為這是中央天帝黃帝所編篆,極有可能便是黃帝升入於天界所練之書法,掉落於人間。

因為相傳黃帝之孫顓頊與水神共工爭奪北方水帝之戰,曾自人間打到天界,又從天界打到人間,而當時發現此龜甲的地方便是在人間的戰場之一。

公冶然得到龜甲之後,拿予其他三兄弟分享,共同破譯參詳。

公冶然最先參透龜甲之上文字的個中意境,獲得一種能讓自己健步如飛的術法。

運轉此法,直感覺身體輕盈,用公冶然當時的話來說,便是宛如喝了三碗糙米酒,渾身輕飄飄的,腦海裏也充斥著如此感覺。

所以他將破譯出的此法重新整理了一番,取名為輕身術。

爾後,公冶然又整理出了飛身術,劍之攻伐術。

這些公冶然教授於其他三兄弟後,他們都能領會。

唯獨一種是他們任何人學習不來的,那便是心境!

公冶然參透出的是一種立將土地,麵擁自然,心曠神怡的寬大之懷。

所以,當他立身於大自然中之時,仿若置身母親懷抱,親切而舒適,滿懷感恩與歡樂,所以他施展任何術法,仿若不受限製,無邊無涯。

憑借於此,他創立了散人門,意為:“野鶴閑雲間,路途一散人,豈管流年似水,人間騰騰兀兀,興則高歌困則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