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燈鋪路送亡魂,意外暴露童子身。
風燈這個東西,知道的人也應該不少吧,這東西出現在古代,最初隻是一個用來祈福用的,因為“燈”和“丁”的諧音很相似,放風燈就是為了祈求家裏能夠人丁興旺,後來也作為了節日裏的一種烘托氣氛的裝飾,就像是掛燈籠放鞭炮一樣,據說最氣派的風燈足有兩米多高,特別是元宵佳節之日,很多地方還會放風燈,我雖然沒有見過那樣壯觀的場麵,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那樣的場景一定是特別的漂亮!
不過,風燈既然是燈的一種,在古代那個照明設備還不發達,沒有手電筒這樣高檔的家用電器的時候,風燈也被廣泛用於照明之用,因為外邊有一個玻璃罩子,可以防止裏邊的煤油燈被風吹滅,所以這種等取名為風燈!
風燈的一般都是立體的長方形,在燈四麵為了美觀還要畫上好多漂亮的圖案,大多都是一些山水,美女,四季圖等等這些讓人看了就賞心悅目的東西,不過我家裏也有一個風燈,和普通風燈的外觀結構基本上一樣,隻是個頭比普通的大一點兒,雖然沒有兩米高,但是也有將近一米的高度,除此之外就是四麵玻璃罩子上邊所刻畫的圖案。
燈既然是照明用的,那麼也就是說隻有在晚上用得到,而且那些膽小的人最怕的就是走夜路,希望可以有盞燈給自己壯壯膽什麼的,可是我家那個風燈的燈罩上上邊卻刻畫了四個尖嘴獠牙的厲鬼,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個玻璃罩子的原因,在夜裏點燃裏邊的煤油燈以後,就會發出一陣淺綠色的光芒,照著罩子上邊的厲鬼,看起來就好像給了他們生命,讓厲鬼們複活了一樣。
就是這麼個嚇人的玩意兒,我不知道為啥總有人會來借用,所借用的人家,也是家中有親人剛剛故去沒幾天的人,一般都是在死者亡故後的第七天晚上前來借用,借到了那個古怪的厲鬼風燈以後,他們就要在裏邊放上特製的煤油。
煤油是普通的煤油,隻不過是在裏邊加上了好多像雞血、狗血、糯米粉等東西,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摻雜在煤油燈之中,經過燃燒會產生一股淡淡的煙霧,這種煙霧雖然很淡,一股小風就可以吹散的樣子,但是要在空中漂浮很久的,一般至少兩三個時辰都不會散去,此外還散發著一股怪怪的香味兒,不是很刺鼻,相反味道還不錯,但是大人們不讓我過多的聞這種香味兒,每當遇到就讓我們趕緊捂著鼻子回到家裏,吃上幾個大蒜。
人們要提著風燈從家裏一直走到埋葬死者的墓地,在墓地之中將煤油燈熄滅,之後將剩下的煤油,找個地方倒掉並且掩埋起來,掩埋的地點一般都距離死者被埋葬的地方不會很遠,之後那個提著風燈的人,也不能夠馬上離開,要在墓地裏呆上一會兒,一直等到那股好像是在空中鋪了一條大路一樣的淡淡煙霧徹底散去,才能夠回家,一般煙霧散去的時候天也就亮了。
我不知道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也沒有興趣知道,因為我看著那個風燈就別扭,要不是家裏人攔著,我早就把它給扔掉了,這麼個玩意兒放在家裏實在是太嚇人了!
後來我長大了,對那個風燈也有了一點了解,據大人們說,那個風燈可是方圓幾十裏之內的寶貝,是舉行一個重要儀式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了解一點的人應該知道,死者故去的第七天,被稱為還魂夜,意思就是說,死者已經接受了閻王和判官的審問,馬上就要去投胎轉世進入輪回了,所以在這一天回來看看活著的親人們最後一眼。
可問題也就來了,大家誰都不想死,因為大家都有依戀,或許是對生前的生活,也或者是為了自己的親人,萬一他們不想走了,那麼事情可就麻煩了,一個亡魂長期待在一個活人的家裏,這個人的家也就變成了一個凶宅,長期居住在這裏就會倒黴,小的破點小財,家裏人動不動就生個小病得個傷風感冒什麼的,要是大的很可能就會家破人亡,為了讓這些故去的親人死無可戀,於是乎就讓風燈給他們引路,在回魂之夜,看完家裏最後一眼之後,從鋪好的通往地府的大陸之上,重新返回到地府之中,因為這個作用這個風燈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地府風燈,又叫地府指引燈或者招魂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