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莫喧嘩,驚擾鬼怪惹禍端。
那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我的父親也很年輕,當時還沒有分田到戶,大家還在一起共同到田間勞作,秋收後按照出勞力的多少在進行分糧,當時大家都沒有工作,一整年也隻能靠著秋收後的這點兒糧食填飽肚子,所以每家每戶都是窮的叮當響,收成好的時候可以吃個八分飽,收成不好了就隻能餓肚子了。
所以糧食就是村裏人的“命”寶貝的不得了,從春種開始就會派人來田地裏來看管莊稼。村子裏會分為幾個生產小隊,每個小隊都分一片田地負責管理,這片田地要是分給各家各戶,也沒有多少,但是聚在一起麵積就很大了,剛剛播種的時候莊稼還沒有長起來,所以一眼可以望見一大片,看管起來就容易的多了,可是到了秋天將要收秋的時候,秧苗都長得很高,所以為了避免被那些同樣餓得要死,而且找不到食物的小動物們糟蹋,就要不停的在田地裏轉悠。
大家都吃不飽肚子,肚子裏邊沒有多少的油水,幾圈轉悠下來就會餓的“咕咕”叫,大晚上的肚子餓還不讓睡覺,還要不停的來回溜達這可不是一件很好的“差事”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在快要秋收的時候來看管莊稼。
後來隊長們和村長商量了一下,決定給守夜看管莊稼的人準備一份“宵夜”,有吃的大家就有了動力,所以就有很多人主動報名要求來守夜,為的就是能夠多吃兩個摻了很多雜麵,菜葉子的窩窩頭。
今晚值夜班的是大虎和小虎兄弟倆,以及高大魁梧的大壯,還有就是同樣很強壯隻是頭腦有些不靈光的二柱子,這個二柱子人傻力氣大,幹活兒很賣力氣就是飯量有點大。這不四個人剛剛轉悠了兩圈,二柱子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說自己餓了走不動路了,明目張膽的偷起了懶。
村裏人都很樸實,也不會為這點對幹得多,誰幹得少的事情斤斤計較的,大家也知道二柱子的性格,對他也很遷就和照顧,既然他說不走了,那就算是十頭牛也改變不來他的注意了,為了防止腦子不靈光的二愣子出現點什麼意外,大虎還讓小虎留下來看著二柱子,自己和大壯繼續去巡夜。
小虎和二柱子來到了地邊的那個為守夜人準備的小棚子裏邊,,這個棚子隻有幾根木杆支起一個頂子,最多隻是用來避雨,深秋的夜晚比較冷了,小虎找來一些枯樹枝在棚子裏邊生了一堆火,和二柱子兩人圍在火堆旁用一個小鐵水壺燒著熱水。
二柱子大概是餓瘋了,不停的在地上拔著那些都已經枯黃的野草,往嘴巴裏塞,大家在吃不飽肚子的時候,也經常吃草根和樹皮,所以對於二柱子的吃草行為,小虎並沒有感覺到驚訝,又加了一些樹枝,讓火燒的旺一點兒,二虎靠在支撐棚子的木杆之上睡了起來。
一陣風吹過,將火堆上的煙吹向了熟睡中的二虎,二虎被煙嗆得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火推已經快要熄滅了,而二柱子也不見了蹤影,“二柱哥你在哪呢?快點出來呀!”小虎喊了好幾聲,也沒有聽到二柱子有什麼回應,情急之下小虎又大喊道:“柱子哥,快出來呀!村長派人來給咱們送宵夜了!”這一聲還真管用,隻見二柱子從很遠的一塊莊稼地裏竄了出來,褲子還沒有係好,看樣子剛才是去田裏邊大便去了,害得自己白擔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