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貢品惹禍端,為保平安嘴別饞。
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全國還都比較窮,尤其是這種小山村基本上剛剛擺脫了溫飽,精神文化建設幾乎為零,農閑的時候喝酒,打牌,聊天打發時間,過節的話也會請一些走村的表演班子來做表演,當時當地人對表演的認識隻有唱戲,所以所有的表演形式就都被稱為唱大戲。
這一年的農曆十月初八,村裏比較富裕的一戶人家娶媳婦,請來了個唱大戲的班子,說是班子其實就是當地的一些民間藝人,有點類似於二人轉那種,唱點葷段子什麼的,吸引一下人氣熱鬧一下。唱大戲一般安排在結婚前一天,因為當天要舉行結婚儀式,所以要提前一天。
那幾年那個地區有個規矩,一定要在戲台的對麵擺一條長凳子擺上祖先的靈位,放一些貢品,請祖宗也來看一看後人混的挺不錯。但是這個規矩隻持續三年多的時間就被遺棄了,因為後來人們發現凳子上坐上去的不一定是什麼!
話說娶媳婦這家請來了唱大戲的,隔壁村有個叫張小開的也去湊熱鬧,張小開他們村窮得厲害,娶媳婦都困難,更別提請人唱大戲了,所以每次他都去其他村子湊熱鬧,而他自己也快四十了還是光棍一條。
這天他來到這個村子,由於是農閑的時候,人們都起的晚他到得時候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大戲從早上就開始了,戲台前聚集了不少人。在人群後麵擺著那條長凳,上麵擺著這家祖先的排位,各種貢品,一爐香燒的正旺,按照當地的說法是香火旺祖宗就高興,家裏也會人丁興旺。
小開聽了一上午,早上出來時候沒吃飯,到了中午唱大戲的人也休息吃飯去了,小開感覺肚子餓的要死,自己又沒有幹糧,乘著人都不注意偷偷的到那條長凳上拿了一塊貢品糕點。
由於怕人發現,隻能一下全部塞進嘴裏,那時候的糕點又幹又硬,噎得小開直翻白眼,頓足捶胸的有一分鍾,終於把糕點咽下去了,等再回頭看的時候長凳的那一頭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小媳婦。
小開心想,這是誰家小媳婦,真不懂規矩,祭祖的凳子也是隨便坐的,而且也沒個坐相,還盤著腿坐,這當時在農村是老爺們兒的坐法。
不過這小媳婦長得還是挺俊俏的,讓小開這光棍漢看的有些著迷。
這時候鼓樂聲響起,大戲又開始了,小開趕忙又去聽戲,但是一下午這戲聽不進心裏,滿腦子都是那個小媳婦,回頭再看小媳婦已經不在那了。
等到戲散了小開這才往家裏走,一天就吃了一塊糕點,連水都沒喝一口,此時小開又饑又渴。走到村裏的一個十字路口,突然間看到那個小媳婦帶著個年輕後生從旁邊出現了,正好在十字路口中間遇上,小開想了一下午的小媳婦,這時候突然碰上,不禁老臉一紅。
小媳婦還是淺淺的笑,那個男人伸手抓住了張小開的袖子,又指了指不遠處的門,衝小開點了點頭。小開明白那男人的意思,好像是這對小夫妻的家就在那,想請他進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