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一詞曰:
長淮望斷,吳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
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
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
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
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鶩,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羽葆 霓旌。使
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該首“六州歌頭”乃南宋於湖居士張孝祥所作。此詞憤激直筆,披肝瀝膽,意境憤懣時景,化墨若血,有恢複中原之誌。雖時隔久遠,至今仍是朗朗上口,淋漓通快,讀之令人悲淒而奮起。
其時滿金屢侵宋疆,自名將嶽飛於風波亭大理寺遇害,金國更增囂焰,時下南宋滄海溢流,羸弱岌危。朝內主和派得勢,急於向金屈辱求和,於紹興十一年簽訂《紹興和議》,議定宋金疆界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數十年來,金國勢力日益猖獗,於宋境邊圻內燒殺搶掠,草薙禽獮。南宋朝廷橫征暴斂,大刮民脂奉以“歲幣”與金,使敵更將兵足將廣,糧草積山。金帝完顏亶是以得寸進尺、窮兵黷武,以四十萬兵馬,分四路大舉南侵,一時直若洪水猛獸。
金東路諸軍,連攻數城,宋兵各路屢戰失利。高宗趙構龍顏失色,朝中諸臣列將無人再敢出兵拒敵,唯再以奉金割土為和而諫。此刻激惱大將劉琦,願領兵十萬迎擊西北金兵。高宗趙構最終準奏以戰拒敵,卻以兵少為由,隻許六萬兵馬。
是日卯時,劉琦與幾員戰將率精兵六萬浩浩蕩蕩向西北進發。劉琦當時與嶽飛、韓世忠、張浚三人同稱為四大名將,其手下將士勇猛善戰,多建奇勳。
此次隨征的幾員將中,個個身懷絕技,有萬夫莫當之勇,特是副帥胡為風和先鋒達捫圖,均負驚人技藝,隨劉琦征戰多年,攻無不克,多樹不朽功勳。
胡為風祖籍河北青縣,自幼習武,年至二十五歲,始才從軍報國。胡為風也是位武學奇才,入軍不久,便自創兩門武學,特是其演創的“預透劍法”據說乃素有“劍狐”之稱的傳奇神人所授,變幻詭異,神秘莫測。達捫圖係吐蕃國人,早年便來中土,在遊蕩江湖時,曾於亂軍之中救過劉琦,劉琦見此人武功高強,豪慨俠義,便起了招納之心。達捫圖亦是久慕劉琦之名多年,遂投其麾下為將,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亦積功如山。他同胡為風和另兩位將軍陶可中、嚴駟敏三人均屬劉琦帳下,數十年來感情篤厚,情同手足。故爾此番征戰,劉琦把這四員愛將均帶在身邊,無論此役戰將如何,幾人也沒打算活著離去,深知此征非同往昔,乃是以少抵多的激烈鏖戰。
不幾日,大軍已抵淮水以南不遠的霍丘,估計敵營距此以北約有二百裏地。劉琦下令在此安營紮寨,遂請眾將入帥營商討戰事。最終商定,明日軍隊再向北開進一百四十裏,敵方為金兵第二路大軍的其中一部,其部少有驍勇善戰之士,兵力也不過三萬多人。次日辰時由胡為風和嚴駟敏直接北上,劉琦、達捫圖和陶可中三人則由東而北,兩路軍呈半圍之勢,於夜間突襲,將敵兵一舉殲滅。
翌日寅時後刻,劉琦等眾率領三萬五千兵馬悄悄先行。
其時正值嚴冬,朔風凜冽,河凍五尺,大軍頂風而行,直感鐵甲勝冰,氣血欲固,當真有“寒凝萬裏,征夫斷指”之謂。眾兵皆隨身攜有酒袋,一路上唯以烈酒驅寒。
接近申時,胡為風一隊已距敵營不足五十裏。此時天已漸黑,原地休息了兩個時辰,待眾兵將酒足飯飽,俱已士氣大振,料想劉琦一隊也差不多接近敵營,於是下令速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入敵陣。
劉琦一隊從霍丘東行六十餘裏,命探馬偵探敵兵陣象,回報說天氣寒冷,淮河已固,大軍可越冰而進,敵軍探哨稀少,戒備鬆怠,正是突襲的大好時候。劉琦大喜,命令眾兵多攜幹草鋪於冰上,以備人馬進退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