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確實實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它隻屬於青春中的那些滾燙的歲月,是每個人心裏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希望永遠留住青春的悲傷,並在回憶的時候能揉進些甜,那就再好不過了。

有時候我都承認我是一個容易多愁善感的人。說出多愁善感這個詞的時候我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作為多愁善感這樣的詞彙似乎隻屬於與男人相反的一種生物,可是我想說,有時候男人也是會多愁善感的,或者說,他們其實也是很敏感的一種生物。

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那就是男人必須是要堅強剛毅,他們注定要比女人承擔更多的壓力和責任,因此,也許基於這種使命,他們要把各種細膩的感情埋在心裏,否則就會被大家說“你真不像個男人”。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還是說,這隻是我們為了逃避別人的指責的一種手段?我不喜歡大家說類似“男生居然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之類的話,我明白這樣說是對作者文章的一種肯定,但是同時也反映出他們的另一種潛在的心理。

男人也可以敏感,甚至有時候男人會更敏感些。他們隻不過不善於表達或者不好意思罷了。而我,作為眾多男性作者中的一個,不太善於掩飾自己的情緒,屬於有什麼就一定要說出來的人。因此當某個人說“我身邊的男生都很感情用事”的時候,我恨不得抄起椅子砸到她的頭上。這是怎樣的一種誤解?我很是不解,為什麼男人就不能盡情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偏偏要藏在心裏?所以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心中建立起對男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認識,那就是男人和女人都是感性的動物,感情用事是人這種動物最基本的一種情緒。

接下來說說我的寫作。我一直不排斥網絡文學,甚至還是很支持的。但我接觸網絡文學的時間很短,因此不知道文章的風格是否能適應這樣的節拍。有人說我的寫法很傳統,我承認,有人說,這種寫法太嚴肅了,我也承認。可是當我把文章拿給其他公司一位編輯看的時候她卻對我說,你的文風太幼稚了,像寫作文一樣,最好參考某某作者的文風。

現在似乎所有征稿的時候都要在後麵寫著“風格參考某某作者文風”,似乎天下隻有這一個作者的文章一樣。不得不承認,這位某某作者寫的真的很好,但我們有必要把每個人都變成她嗎?那樣的話,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再來說說傳統文學的問題。可能我的文章算不上傳統,也算不上時尚,也許隻是中間某種混合的產物。可是,如果把所有比較傳統的文章都叫做文風幼稚,像作文一樣的話,那實在是很蠢的行為。我想說的是,傳統文學永遠沒有衰落的一天,包括那些經典之作,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彩。我們的文字不管怎樣變都要基於傳統文學的根基,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否則隻能是一場空。

現在的人太愛說一些連他們都不明白的話,類似把傳統文學叫做幼稚。還有一種就是很小年紀的孩子在那裏沒事“強說愁”,並以此為寫作的風格。這基本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我曾經也是這樣過來的,現在看來,那些句子真是不知所雲。但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文字影響今後的風格。

我深知我的文章還有太多不足,我說以上的話隻是抒發一下感情而已,並無其他意思,並闡明我的一些看法。

最後再談談《請讓我為你哭一條悲傷的路》。這真是很意外的一部作品,原本隻是想寫成短篇小說,結果東西越想越多,最後居然變成了一部長篇小說。不得不說這是我寫過的感情最細膩,文筆最細致的作品,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隻是覺得應該以這種寫法來寫罷了。

我從小一直都還算是走了一條普通的路,並無太多其他的經曆,隻是上學下學,似乎永遠在重複同一件事,因此對於流氓和黑社會(誇大)的圈子不是很了解,有時候在陰暗的巷子裏碰上這類的人還真是有些恐懼。這次之所以會選取這樣的題材是因為我們真的忽視了他們。他們藏在城市中黑暗的角落裏,經常被人們遺忘。

我們總是指責這樣的孩子說他們“壞”,但我隻是想每一個這樣的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去走上這樣一條道路,總會有他們的原因,也許來自父母,也許來自學校或者其他的什麼原因。社會總是責怪他們,人們總會用詫異的眼光看待他們,可是,我們身在社會中,有誰反過來想想我們的過失呢?我們總是過多審視他們,卻沒有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給過他們足夠的關心嗎?我們提出過一些合理的幫助他們的措施嗎?我們是否在努力解決這類的問題?

我想答案一定是“沒有”。因此在某種情況下,他們是可以離開這樣的道路而進入一種新的世界,隻要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