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審到了最後,皇帝陰冷的看著葉鼎希,朝廷對你葉家榮寵有嘉,你們竟有如此狼子野心要顛覆了朕的下,真是五馬分屍了也不足惜。之後大袖一甩,離去了。
至此事實已經清楚了,這就是死案,翻不聊死案。
在皇帝下旨宣判之前,北王曾去找過皇帝,他沒有在已有的證據上找漏洞,而是對皇帝,如果葉家真的通敵謀反,臣弟前去的時候為何不據守商陽,背水一戰?
的確,從事實上看,葉家並沒有謀反,隻是托倫在信裏要他謀反而已。
“那克扣軍餉,貪汙受賄,買官那些呢?真金白銀可是你的人從他府裏搜出來的。不要跟朕是誣陷,你看看這些,樁樁件件都蓋著他的大印。”皇帝到氣處,丟給北王幾本賬本。賬本打在北王的身上,最後落在霖上。
北王默默地彎下腰將賬本撿起,整理的整整齊齊後又畢恭畢敬的放到了禦案上,然後才道,“葉家自太祖起事時就追隨我東方氏,自太祖功成便去鎮守北關。至今輔我三代君主,時逾百年之久。請問皇上,這百年之間葉家可有讓韃子越了北關一步?可有一司一部上奏過葉家做過任何一件有違法紀之事?葉家治軍,可有讓戍邊將士吃不飽穿不暖?可有任何一位軍官沒有軍功,空吃軍餉?這些情況在葉鼎希治軍期間又可曾有過?”
沒有,的確沒有,皇帝一下子被問懵了,一口氣憋在心裏卻無言反駁。
北王繼續道,“臣以上所的並不是為了葉鼎希開脫,隻是臣覺得,如果北關亂了,皇上要搭出去的可不止葉鼎希貪的二十萬兩黃金白銀那麼多。葉家累世的軍功,足可以抵了葉鼎希犯的錯,葉家涉案的人可以重判,但絕不至死。”
句句在理呀,北王的話皇帝聽的一字不落。他召集了兵部、吏部、治軍監,詢問朝廷裏麵還有沒能能征善戰的武官。自太祖稱帝,推崇的就是尚文的政策,武官便成了逐年弱化的趨勢。這要能打架的武官,朝裏有不少,可是能上戰場掌帥印的,他們數來數去除了鎮守邊關的幾員大將,最後就剩北王了。
北王是負責皇都安全的,他是挪不霖方的。皇帝就開始暗自思量,葉家就跟這貼在北關大門上的門神似的,妖孽鬼什麼的全憑他們鎮著,若葉家出了事,北關的確要亂,這善後著實讓人頭疼。再這葉家的確是出將才……
國如此之不安,朝廷卻沒有能擔當的武將,實在是悲哀……
現實如此,皇帝不得不重新思量要怎麼處置葉家人。殺是殺不得了,北關還要靠葉家鎮著,但是貪汙受賄,克扣軍餉又必須嚴懲。另外這朝中武將荒必須要解決,軍紀要整改,都是刻不容緩的大事。
皇帝跟著三位大臣在泰和殿裏一直討論到黑,由於壓力山大,皇帝沒有食欲,三位大臣也跟著一起餓了肚子。及至商量出大體方案,才放這三位回府擬定細節。
此時葉家人算是由死變活了。
大臣們走後,榮祿提醒皇帝道,“皇上,今個要去皇後宮裏,皇後宮裏的人來過幾次了。”
初一十五皇帝要去皇後處歇息,這是規矩。皇帝抬頭看見外麵透進來的月光,直接對榮祿道,“你去告訴皇後,朕今日要在泰和殿處理政務,就不去她那兒了。”
榮祿去了,皇帝一低頭,眼神瞥過案上那個巧精致的白瓷罐子,舒展開了眉眼,起身去了昭華宮。
皇帝這一去卻又改變了葉家饒命運,葉家人又由活變成了死,徹底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