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小雨淅瀝。
一駕馬車行駛在山路上。
這條山路本就坑坑窪窪,雨後便愈加難行。
好在車夫是個體格精壯的黝黑漢子,對這條泥濘小道十分熟稔,一疾一緩之間遊刃有餘。
這車夫濃眉大眼,光膀赤膊,嘴裏叼著根野草,哼著不知是何處偏隅村落的民謠。
他滿身傷痕累累,氣色卻不錯,目光如炬,打量著前方道路,做足了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
車廂內,有兩名青澀少年,一名豆蔻少女。
三人並肩而坐。
李家少爺,李家書童,陸家小姐。
少爺李懷仁臉色憔悴,此刻正閉目養神,他手裏緊緊地攢著半塊玉牌,銘文是以小篆寫就的“格致誠正”四字。
另一半玉牌此時不在李懷仁身上,那半塊玉牌上麵篆刻有“修齊治平”四字。
此次入京,李懷仁便是要取回篆刻有修齊治平半塊玉牌,本來此事該由李懷仁的父親,大煊王朝太平郡郡守李建義來做。
可惜李建義已經伴隨那座淪為廢墟的太平郡一共葬身火海了。
偌大個太平郡,僅四人從火海逃生。
————
三個月前。
大煊王朝極北之地,太平郡廢墟,黑雲壓城城欲摧。
火光衝天,屍骸遍野。
有的屍體已被業火燒成灰燼。
目之所及,血流成河。
太平郡城上空烏雲罩頂,電閃雷鳴。
一條白龍盤旋在雲層之中,它周身玲瓏剔透,頭上的犄角還稍顯稚嫩,儼然是條幼龍。
幼龍不時地朝地麵吐出龍炎,每一口龍息都會讓鋪天蓋地的火浪滾過大地。
在這期間,雲層中還不時有人以五雷正法引動天雷劈向郡守府。
電光與火浪交相映照,所過之處片甲不留。
太平郡郡守府。
數名修士正以郡守府的山水陣法開啟後,靈力凝聚而成的屏障抵禦龍炎和雷法。
一開始,山水屏障還能將龍炎和雷法完全攔在外圍,但伴隨著對方每一次攻擊,山水屏障的靈力就弱一分,郡守府的山水屏障即將耗盡靈力。
有部分龍炎已經將山水屏障燒出了個窟窿,不時有火球從外麵飛進來。
這時,府內的數位供奉便會出手擊退火球,並且將自身識海靈力灌輸進山水屏障,用以維持陣法的穩固。
隻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不過是困獸之鬥罷了。
數十位修士在外圍持劍對敵,法寶、符籙、神通、飛劍盡出,卻依舊奈何不得眼前這條幼龍。
郡守李建義被府中侍衛和一部分留在府內的供奉修士護在中間,身旁是郡守夫人,以及一眾丫鬟,雜役。
李家少爺與書童早先去拜訪陸家小姐了,此時也生死未卜。
眼看著大難臨頭,所有人都將葬身火海。
一名書院山主祭出本命字,一個大大的“舍”字從他眉心飛出,金光四射,照亮整片太平郡。
此字一出,將數道龍炎攔腰斬斷,直奔雲層之中的那隻幼龍而去。
雲層之上,一個道士冷哼一聲,口中念念有詞,然後他長大嘴巴,竟以道法神通將那儒士的本命字“舍”字,吞入腹中。
一名上了年紀的老供奉在心中天人交戰一番,最終決定不惜以形神俱滅的代價祭出自己的本命物,一尊金身法相驀然出現在屏障之外,掌心托著一座九級浮屠。
金身法相將那座浮屠扔向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