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祖上就是功臣名將,世家後人一直秉信著祖輩留下的家訓。
精忠守信,孝義為民。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家到了世正山父親那一帶,就將家族的核心往商途上前行。
世正山與蔣文秀的結合雖算不上舊社會的包辦婚姻,但那個時代仍然還是講究門當戶對。
世正山年輕時就很古板,言辭不多,在父母介紹兩人認識時,三棍子打不出個悶屁。
但兩人卻不知為何,在父母征求他們的意見時,竟然紛紛都點了頭。
看對眼了。
“第一次見你奶奶的時候,我覺得她是個文靜端莊嫻雅的女人,娶回家可以相夫教子,是個當家主母能有的樣子。”
說完這一句,世老爺子卻歎了口氣。
結果哪知道,一向看人識物如火眼金睛的世老爺子,他竟然看走眼了。
蔣文秀是京城蔣家的獨女,是國內早一批留洋回來的大學生,接受過國外先進科學知識的熏陶,想法也比世正山要前衛開明許多。
但這樣一位信奉自由開明的時尚女郎,竟然會看上世家守舊古板還一身銅臭的少當家,都叫人匪夷所思。
有人說蔣文秀不過是看上了世家的名望以及家財,把蔣文秀推到崇洋媚外,貪財勢利的風口浪尖。
蔣文秀卻豁然一笑,聯係到了當時報社的主編,自己給自己寫了一封自白信,發表在了當時京城最受矚目的報刊上。
信的內容並不長,以簡潔明了的內容講述了自己為什麼要和世正山結為連理。
“他正直,善良,有著優秀的品格與高尚的情操。”
“在眾人危難時,他伸出援手,在國家危急時,他義不容辭,這樣的男人我為什麼不嫁?”
“況且他樣貌俊秀,正氣凜然,是個女人都會為他傾倒,那些背後嚼我舌根的人,莫不是在嫉妒我找個了個好夫婿?”
這封信刊登在全京城人都在瀏覽的報刊上,大家都在欽佩蔣文秀的果敢英氣的同時,世正山卻是一臉苦笑。
隻有他自己知道,世太太在外麵把他吹得厚德載物、高風亮節,而在家裏,卻把他懟成慫眉慫眼,不敢吭聲的悶葫蘆。
兩人婚後,蔣文秀就明言過,自己會答應婚事,隻不過是被世正山的外貌吸引。
什麼正直善良,都是狗屁!
在外麵,世太太對世先生百依百順,在家裏,世先生對世太太言聽計從。
蔣文秀把世正山吃得死死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雖然日子過得吵吵鬧鬧,但卻幸福而美滿。